江苏海安滨海新区:“青”力助农直播带货 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 时间:2021-11-11 点击数:

近日,在践行“一线振兴有我,青春建功乡村”行动中,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的青年干部们变身“带货达人”,他们通过线上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打开了该区助农新模式——“青”力助农直播带货。

 

“青”代言 90后力量崭露青春头角

在滨海新区江海村廪缘蚕业青年干部助农实践点,一支由90后为班底的新时代“青”力助农团队孕育而生。4个助农带货小队,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方式,借助抖音直播、寻味海安、朋友圈等平台,发挥青年特长,线上线下帮助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扩大销售。

“现在是新时代,可视化越来越流行,视频销售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更强,传播速度又快。我们利用多个社交媒体渠道发布视频,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我们的内容。”滨海新区团工委书记吴蓉蓉表示。

 

区党政办干部陈思是青年带货团队的五朵“小金花”之一。为了能更好地熟悉和介绍自己所要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小姑娘经常早早来到廪缘蚕业农场,亲自到生态鸡养殖基地喂养,向饲养员了解生态鸡的生长环境:“团队要先和农户们沟通拍摄流程,再引导他们如何在镜头前介绍产品,有时候光一个镜头可能就要拍好多遍。”

新任事业人员唐遇成坦言:“我们刚开始接触网上直播,大家都没有经验,全靠自己在网上研究学习,有时播放一分钟的视频可能要花费五六个小时才能做好。”为了冲量、涨粉,这些“主播”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辛苦付出也终于获得回报,每个视频发出后,农户都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意向。截至目前,这支青年带货团已累计帮扶20多个农户、基地、合作社,助销量达上千单。

“青”推介 青年干部化身好物推荐官

“小樊,别忽悠我啊,尽管我肉质鲜美,但不想沦为你的盘中餐啊……”滨海新区农社局农村环境整治科科长樊佳文把厨房“搬”上了直播间,他一边教网友们如何烹饪桑叶鸡,一边还时不时来上几句趣谈,风趣幽默的直播形式为他赢得了许多粉丝。

 

直播不到30分钟,点赞数达2309人,成交订单134单,销售总额8659元。樊佳文首次带货,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第一次做直播,直播前一直‘背书’,生怕产品介绍不详细,观众不喜欢。做了直播才知道做主播不易,现场什么流程、什么时候该推介产品、什么时候该派发福利,这些里面大有门道……”樊佳文感言。

“滨海新区团工委借助‘电商+直播’模式,将我区的地方特色优质产品搬到了线上,让消费更直接、更高效,有效地帮助了企业、农户增产增收。这是滨海新区青年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他们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青春新动能。”该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表示。

“青”寻访 直播带货领域不断拓宽

“青”力助农带货团不仅拓宽带货领域,也开辟了线上寻访平台。

镜头带领观众领略渔村风光,了解海产品,走近渔家制作的虾饼、新鲜小虾丸、文蛤饼、紫菜饼等食品。带货团开拓海产品营销新领域,让渔业村的海产品成为线上爆款“畅销货”,让观众轻松地把渔村优质海产品带回家!“海上粮仓”“海洋牧场”的品牌形象也逐渐深入人心。

 

“江海的鸡、富港的米、汤灶的韭黄、川港的海鲜、老庄的麻虾酱、建场的黄蜀葵……这些都是海安滨海新区各村的特色农产品,如何让这些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广大消费者,是我们青年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展现青春担当的生动实践。”滨海新区团工委书记吴蓉蓉表示。

“直播‘带货’既展现了俯下身、沉下心、做实事的政府形象,也体现了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运行状态和互动方式。从‘办公室’人员到助农‘主播’的角色转换,不仅是为了获取短期流量,更是通过示范和引领,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滨海新区党委书记周树群如是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