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连云港海州: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 时间:2021-11-11 点击数:

11月5日,在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东辛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铺石子、打路基、下管道、浇筑混凝土,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坚持美丽乡村优先原则,坚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原则,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搬到了田间地头,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筑牢农民增收的“基石”。截至目前,该区高标准农田累计建设已达33.8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95.48%。

“以前这里是条窄窄的土泥路,拿着钱也找不到人来收割,眼下这条路是今年新建的高标准农田配套工程,直通田头,以后再也不用为粮食收割犯愁了。今年五彩米预计亩产量400公斤,一公顷地比普通种植能增收两三千块钱呢。”在锦屏镇李圩村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种田大户高余林高兴地说。

如今农民平整土地、机械收割等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正是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海州区通过桥、涵、闸、站、电全面配套,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形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业田园化新格局,达到了当初规划设计的“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目前,海州农田水利工程中沟级以上建筑物配套率达95%,主要生产路水泥硬化100%全覆盖,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5万亩,年节约水量236.85万立方米,年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达261.4万公斤,项目区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745.12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使过去易旱、易涝的农田得到改造,由低产田变成丰产田、高产田,不仅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开了突破口。

海州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推进,集中项目资金,全力打造产业亮点。围绕新204国道改建形成的交通轴,扶持沿线乡镇分别形成省级、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和大型田园综合体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锦屏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招引,布局“花、草、果、蔬、菌”五大特色园区,提升了农业规模效应;板浦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项目区的中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设施农业、花卉苗木和蔬菜种植,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富了农民,也美了村子。据海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区建成后,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提高了排水能力,增加了水体自净能力,从而改善了乡村水环境,特别是项目建设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化肥农药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保护了环境,也净化了乡村,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期间,海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按照项目优质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的思路方向,集中建设3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加大土方疏浚、安排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打造单体亮点工程体系等提档升级手段,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焕发新貌,将财政投资落到实处,切实有效提升项目区耕地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谱写富民新篇。”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军林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