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盱眙县:司法护航构筑大湖生态屏障

来源: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地处洪泽湖南岸的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是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盱眙县以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为阵地,把“恢复性司法”理念应用到审判实践中,以“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等多元生态修复方式,着力构建辖区森林、河湖、矿产等生态环境资源多维立体保护格局。

司法亮剑,从“恢复”到“修复”

“我们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管辖范围内,良好的水域资源孕育了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知名品牌。”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法官蒋莹莹说,洪泽湖丰富的水产品一旦被不法分子非法捕捞,必然会对湖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司法部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从快从严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去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庭联合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宿迁市检察院、泗洪县检察院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巡回审判活动,近200名周边群众旁听了庭审,13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庭审结束后,盱眙县法院组织了增殖放流活动,用被告人缴纳的生态修复基金,购买了7万余尾鱼苗放流至洪泽湖,尽力修复受损的洪泽湖渔业资源。

近一年来,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审结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累计缴纳生态修复资金141万余元。法庭利用这些生态修复资金,补栽树苗1300多株,增殖放流鱼苗约11.3万尾。

恢复性司法实践离不开生态修复基地。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通过与泗洪县人民检察院联手,打造了江苏省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目前,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矿山修复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下一步,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还将根据辖区各地生态特色,多方位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执行一体化基地,提升生态环境修复效果。

部门联手,从“严管”到“共管”

盱眙盛产凹凸棒粘土,境内已探明的凹土矿产资源,占全国已探明的凹土矿产资源的74%,占世界凹土矿产资源储量的49%。凹凸棒粘土被称为“千用之土、万土之王”,由于经济价值较大,这一宝贵资源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垂涎欲滴的“宝贝”。

去年,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办理了一件盗采凹凸棒粘土的案件:被告人朱某等20人在禁采区内将3000余吨凹土盗走,对辖区环资造成了严重破坏。法院经审理后,对涉案人员全部判处监禁刑,打出了一记力度空间的生态保护重拳。

“保护凹土矿产资源,靠一个部门打单独斗行不通,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促进执法司法有效联动,凝聚合力实现有效保护。”盱眙法院副院长张永丽介绍,盱眙县法院已联合公安局等多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全国首份《关于构建凹凸棒粘土矿产资源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形成了保护凹土资源的合力。

专家助阵,从“案头”到“源头”

獐子是长江下游唯一生存的野生鹿科动物,十分珍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0年9月3日,在审理一起非法捕猎案件过程中,南京市林业局专家作为专业人士受邀出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法庭审办案件提供专家意见。

“环资审判专业性强,邀请专家出庭就具体案件提供专业意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参加过庭审旁听的盱眙县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说。

截至目前,盱眙县已审结的环境案件中,有11件案件的庭审邀请了专家就相关专业性问题进行解答,为案件审理提供帮助。

紧盯案件,露头就打,注重的是快审快处。如何做到既抓住“案头”不放又锁定“源头”预防,实现标本兼治,是一道必答题。对此,盱眙县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在对污染环境的刑事案件进行判罚的同时,推出了“禁止令”,禁止被告人从事相关活动,从而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目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