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王集镇:“1+X”强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党委按照“建设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新睢宁”要求,将补齐村级发展不均衡的短板作为重点,以党建引领,按照《睢宁县作风建设十条》《睢宁县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十条》《睢宁县文明新风尚十条》规定,创新“1+X”强村行动,强化周工作推进制、交办制、督办制、跟踪问效等机制保障,构建“谋划—部署—推进—反馈—达效”全链条工作闭环,打通村级发展“痛点堵点”,撬动全镇各村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解决干部建设的“痛点”

针对实际工作实践中人才选拔储备难、干部业务水平提升难、村“两委”考核管理难等诸多“痛点”,王集镇党委从“选人”“用人”“管人”三个环节进行创新,提高基层干部战斗力。在全镇范围内以公开招考的形式选拔25名村“两委”储备人才进入村“两委”跟岗锻炼。

常态化开展周六课堂,邀请县级专家、镇班子成员等开展20余期讲座,讲思路、讲政策、讲业务,拓宽了镇村干部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在全镇推行每周一次的村(社区)升国旗和国旗下述职,加强党员群众爱党爱国教育。村“两委”干部国旗下述职,强化了干部责任心和进取心,同时让群众时刻知晓、监督、“阅卷”村(社区)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和发展成果。

夯实后进整改的“支点”

王集镇党委以“乡村夜话”作为执政为民的“支点”,通过调研、集体问诊、把脉、施策,以重点工作督办制度推动南许等4个后进村进行问题整改、明晰思路,解决了后进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工作思路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提高了村党组织组织力、执行力。

南许村挖通900多米排水沟,解决了梨园多年积水问题;沈庄村投入90万元铺设村庄主路、门前路3000多米等;李时村由专业物业公司进驻对小区进行管理,改变了小区管理混乱状况;陈楼村道路铺设完成1000多米,游园正在施工中。

攻克集体增收的“难点”

王集镇党委积极探索向土地要效益,以“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突破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发展的瓶颈。

镇内28个村村均土地流转不少于1000亩,由村集体经营,由镇级农业公司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肥料、统一防治,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实现村集体增收的最大化。

戈段村通过流转1700亩土地,在村集体经济上实现了由资源匮乏型向资源开发型转变,除小麦、玉米常规种植等,还进行西瓜、菜花等特色种植,2021年上半年村集体实现纯收入50万元。集中居住村宋南村全村5000多亩土地全部由村级流转,分别由村农民合作社和大户经营,村民在领取租金的同时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到合作社务工,居住环境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塑造人居环境的“亮点”

在王集镇光明社区魏西自然村,村民站在新铺的水泥路上看着美丽的游园、清澈的池塘,不由地对社区干部点赞。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王集镇坚持督查、评比、跟踪问效,强化后进到先进学习,限期提升工作机制,全力塑造人居环境的亮点,提高群众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

王集镇仅在户户通、公厕、游园建设三项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铺设道路56公里,建成公厕34座、游园18个。目前王集镇已建设完成10个美丽宜居村,其中王集镇洪山村鲤鱼山庄成功创建江苏省第四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2021年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