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安国镇:做实做细“五个精准”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日前,中共沛县安国镇党委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沛县安国镇党委在沛县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沛县扶贫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立足实际,咬定目标,做实做细“五个精准”,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让安国人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按照省、市、县扶贫工作统一部署,安国镇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对符合条件的2369户6522名年均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登记注册、建档立卡,落实省定经济薄弱村4个、县定经济薄弱村2个。
精准开展结对帮扶。镇村干部和沛县选派的15家帮扶单位共500余名帮扶联系人同全镇31个村(社区)建立帮扶关系,他们从严落实责任要求,织密织牢帮扶网络,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实现帮扶联系人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全覆盖。
精准实施扶贫政策。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全部实行政策兜底脱贫。帮助低收入户落实代缴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帮助因病、因残、因灾、因学致贫的低收入人口参保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帮助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子女落实助学金和学杂费减免政策。为60岁以下低收入户提供免息贷款服务,全镇累计完成扶贫小额贷款近7000万元;为70岁以上老人开展“孝老爱亲”活动,全镇有100余名老人受益,补贴资金12万元。对低收入危房户全部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全镇共有95户进行危房改造,享受补贴资金316.06万元。
精准发展扶贫产业。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解决好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鼓励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转移就业。集中刘河涯、苗岗、刘邦、丁庄4个经济薄弱村(社区)扶持资金168万余元,在周田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将厂房出租给企业,既增加了村(社区)集体收入,又保证了低收入户项目分红收益,同时吸纳30余名低收入户就业。依托大沙河优质果蔬园区优势,投资建设安国镇千亩设施瓜菜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600多农户增收,其中低收入不稳定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和自主创业,每人每年分别增收4000元和7000多元。截至2019年10月,全镇2369户6522名低收入户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年纯收入超过6500元,全部实现脱贫。
精准摸排返贫风险。为确保低收入户高质量脱贫不返贫,带领低收入户致富奔小康,安国镇着重推进防返贫机制建设,不断加大防返贫预警监测。继续实施预警排查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各种客观原因造成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监测,镇村(社区)根据各村(社区)干部和帮扶人研究摸排上报的返贫风险信息,研究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