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淮安洪泽:好生态带来好“钱景”

来源: 时间:2021-11-18 点击数:

生态洪泽挽碧波万顷,绿色悬湖育天下名蟹。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以建设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战略,聚力塑造“生态福地、精致湖城”城市品牌,从生态做美、文化做深、产业做优等方面发力,做强做好文旅大文章。

 

做美生态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作为一座因湖而兴、借湖得名的城市,洪泽湖对于洪泽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洪泽区启动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对大堤钱码段迎湖面滩地居民2000余户、工矿企业16户进行搬迁。为解决搬迁后的环境问题,该区随即实施生态修复项目,精心设计修复方案,创新项目管理理念,着力打造怡人园林景观。

洪泽湖古堰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日昊介绍,景区紧抓洪泽湖保护治理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机遇,认真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深入实施“两船”整治和“两违三乱”整治工作,景区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蒋坝河工风情小镇充分挖掘运河湖滨资源等生态优势,精心打造环岛绿道和快活岭湿地花田、“醉美三公里”等景点,串联起大湖与湿地;西顺河镇稳步推进“生态修复、退圩还湖”工程;洪泽城区整体打造“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的城市生态系统……从乡村到城市、从旅游到生活,生态已成为洪泽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底色。

做深文化 带动风景变“钱景”

在亮丽的生态底色上,洪泽区用文化绘出华美图案,洪泽湖大闸蟹节、洪泽(蒋坝)螺蛳节、西顺河牡丹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已成为展现当地文化的品牌。据悉,洪泽湖大闸蟹已成为品牌价值达150.16亿元的特色富民产业,洪泽湖大闸蟹节也成为展示洪泽形象的亮丽名片和弘扬大湖文化的重要载体。

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洪泽段长约63公里,纵连洪泽城区、古堰景区、蒋坝等六片区。近年来,该区强化洪泽湖古堰沿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力度,西顺河甜蟹小镇、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洪泽湖古堰景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石学元表示,景区将进一步立足遗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依托洪泽湖水景格局,突出“一湖风韵 一堰千年”的主题定位,以古堰世界遗产廊道为卖点,深入挖掘治水文化内涵,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相关工作,将洪泽湖古堰景区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标志性景区。

做优产业 富民增收惠万家

旅游业的兴旺,引领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龟山村,农家乐、石屋民宿、民俗馆等各类业态相继涌现。近年来,该村致力于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先后举办了龟山年味民俗文化节、长寿桃采摘、乡村音乐节等活动。如今,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增长到2.88万元。

类似的故事也在西顺河镇张福河村上演。今年60岁的村民孙宝贵见证了张福河村的蜕变,“以前靠打鱼每年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村里搞起旅游后,我与村里其他7人合伙经营张福河码头的游船生意。旅游旺季时,我的船一天最多能载1000多人,收入非常可观。”为保护生态环境,洪泽出台了退圩还湖政策,张福河村大力推动生态养殖、渔旅结合,不断转变渔民生活习惯,每年接待游客约7万人次。“除了螃蟹养殖、销售外,我家一年的旅游收入有几十万元呢!”在张福河村渔家风情园经营户农家乐的化勇高兴地说。

在蒋坝镇,澳籍华人姚永嘉找到几间闲置已久的民房,在保留原本老建筑基础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了许多中西结合的元素。就这样,闲置的民房成了如今拥有7个院落、14间客房的云沧海民宿。据介绍,民宿假期基本都是满房,平均入住率超过60%,基本达到预期。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