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徐庄镇徐庄村:党建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硬化的道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多元的富民产业红红火火,漫步在江苏省徐州经开区徐庄村,“党建+乡村振兴”的徐庄样板俨然成型。
“党建+整治”让人居环境美起来
“以前这里是废弃河塘,水面漂着塑料袋和许多杂物,岸边杂草丛生。”村民徐先领说。徐庄村党总支为改善乡村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示范村建设”计划,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听民意、问民计,根据群众反映和意愿,清理河道杂物20多吨,补绿植绿1000余平方米,架设路灯200余盏,水泥道路通到村民的家门口,精心打造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让村民出门见美景、休闲有去处,切实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党建+产业”让村民口袋鼓起来
徐庄村党总支创新实施“1+4+X”党建富民工作法,通过推进实施股田制改革,瞄准高效农产品增收新路径,向土地要效益,倾力打造特优高效种植、特种绿色蔬菜和特色生态休闲“三特”产业,充分发挥品牌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先导作用,培塑了以“正本农业”为招牌的品牌农业,徐州正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每年吸引2万余名游客到园进行采摘和游玩,打响了现代农业品牌,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了让“品牌农业”的口碑效应惠及全村,徐庄村党总支以“三个统一”模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成本、统一回收产品),吸纳村民加入高效农产品种植行列,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后顾之忧,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8万元,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
“党建+帮扶”让组织工作亮起来
徐庄村有3000余亩苗木产业,每年都需要购买大批量的草绳包裹树桩。徐庄镇党委委员、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杨先楼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发现,草绳原料易得,收割后的水稻秸秆就是现成的原料,本村的苗圃就是现成的市场,销路不愁,而且投资少,一台草绳加工机只要900元,操作简单,即使是老弱村民也能操作,每年的经济收入也比较稳定。通过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决定由村集体出钱购置20台草绳加工机,免费送给11户困难家庭用于加工草绳增加收入,助力他们在小康的路上不掉队。党组织真切的关怀和帮助,让不起眼的草绳,成了困难群众的致富绳。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们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杨先楼在给党员上党课时强调。
党员董广兵通过参加葡萄种植培训后,承包种植了500余亩的葡萄园,在实现个人致富的情况下同时帮助本村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面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民,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葡萄种植技术。徐庄村已然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村人”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