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宿城屠园镇党委书记亓俊先:打好“四张牌” 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 时间:2021-11-18 点击数:

屠园镇地处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东南部、成子湖岸西北,辖区总面积6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人口4.1万人,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江苏省卫生乡镇,所辖新型农村社区古河社区是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我镇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迎难而上锐意进取,高效统筹推进全镇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幅乡村振兴“屠园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突出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是关键。我们拧紧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总开关”,建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发挥村居(社区)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重点、难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锻造成“基层党建强、乡村振兴强、治理服务强”的村居(社区)党组织。加强队伍建设。围绕美丽新屠园建设目标,在基层一线发展党员,提高党员质量,配优配强村居(社区)“两委”,把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屠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干部人才保障。实施党群共建工程。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产业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我们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以促进产业融合、产业兴旺为重点,统筹融合发展,探索出屠园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打造稻麦种业小镇,持续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0%。今年粮食实现丰收,实收小麦总产3.11万吨,玉米总产2160吨,水稻总产3.25万吨。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宿迁众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猪生产存栏量保持在5万头以上。

实现工业提档升级。聚焦项目支撑,抓好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4个,完成亿元开竣工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额15亿元,完成实际到账外资300万美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创业示范园,新建厂房2.7万平方米,总面积突破6.5万平方米,完成新项目签约6个,带动就业600余人。强化服务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挂钩帮办,定点服务保障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紧扣“开工、建设、投产”关键节点,细化全周期管理服务,落实人才和用工需求,全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坚持改革创新,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乡村振兴,创新创效是抓手。我们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各类重点改革事项,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贡献更多“屠园经验”“屠园模式”。

更高站位抓好机制创新。坚持“三个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在改革持续性上再推进,从思想认识、推进力度、改革成效上找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将改革创新纳入对各局(办)、各村居(社区)的考核中。坚持效果导向,在改革落实督查上再推进,聚焦重点、紧盯实效。更新理念推进社会治理。

坚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推动网格员、“党员楼栋长”、志愿者等队伍下沉,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层层分流、逐级过滤、分级化解的工作格局,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更大力度破解发展难题,面对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不均、各类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制约,采取正确有效措施加以突破,谋在前、干在先、抓得准、行动快,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打开新局面,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屠园在宿迁地区率先崛起。

致力民生改善,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乡村振兴,人民幸福是核心。我们握牢改善民生这把“金钥匙”,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为群众开启一扇扇“幸福大门”。

 

提升镇村面貌质态。持续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镇区地块和路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镇区服务功能。启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加强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增加镇区亮化、绿化面积,规范镇区经营秩序,镇容镇貌华丽升级。立足“生态屠园”发展定位,坚守生态底线,严格落实“河长制”及道路河道一体化管护长效机制,全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投入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资金1000万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房改善工作,按照抗震设防设计规范、不低于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农房改善项目荷香园小区,配建电梯、公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社区用房、居家养老、物业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目前,荷香园小区一期25栋471套住房已建成交付,2000余名群众搬进新家;二期24栋490套住房即将交付,又有2000余名群众很快就能住进新房。

夯实富民增收基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双送双促”等活动,促进群众稳定就业,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公共空间治理,激活“沉睡”资源,鼓励村集体发展生产经营、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让集体资产发挥更大效益,实现各村居(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3家,200万元以上1家。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