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扬州仪征:建农旅融合区 走特色振兴路

来源: 时间:2021-11-23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转变农村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山地丘陵特色,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以特色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区,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特色路。目前,仪征市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超7000人,人均每年从休闲农业获得收入超2000元。

从闭塞“后山区”到秀丽“后花园”

仪征西北部多山地,过去被称为“后山区”,因为崎岖的山路不仅造成交通不便,还制约了农业发展。仪征市新集镇庙山村就是位于仪征“后山区”的一个小山村。

近几年,庙山村依托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积极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引导农业向观光、休闲、旅游等方向延伸,全面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经过不断辛苦耕耘,在庙山的山坡上开辟出一片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这里生态优美,还带动了周边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的提升,马路宽了,鲜花开了,“后山区”蝶变为“后花园”,这里已成为宁镇扬地区有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从破碎采石场到农旅生态园

仪征西北山区盛产雨花石,当地人曾以挖砂石谋生,一度采石场遍地,无序的开发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满地疮痍、扬沙扑面的景象。月塘镇四庄村曾经就是一处雨花石矿区,经过采砂场关停整治,实施土壤改良、生态修复,这里重现绿水青山。四庄村还依托353省道沿线的区域优势,招引休闲旅游农业投资,当年的矿区变成了生态果园和游乐场,矿坑还被打造成研学探险景点,并成为热门“网红”打卡项目。

此外,月塘镇四庄村发挥传统“绿杨春”茶种植优势,在村庄西侧建起千亩生态茶文化园,配套了观光茶亭、茶园驿站、茶文化长廊、茶博馆等设施,发展茶旅产业。村庄经过特色田园乡村打造,围绕“叠翠茶乡、四意农庄”的主题进行整体环境提升,老百姓的民房经过改造,变得古朴温馨,陆续开起民宿、农家乐、小卖部。生活变好了,收入也提升了,当地群众探寻出一条休闲农业发展的富裕路。

 

从坑洼泥巴田到农产融合区

近几年,仪征市传统农业经过产业融合发展有了大变化,已初步形成四大休闲农业融合产业。月塘镇“茶旅”产业融合特色凸显,茶园面积达3.3万亩,年产绿杨春茶500多吨,并形成茶与观光休闲、农家乐等融合的茶旅产业链,茶业年总产值过7亿元。马集镇“黑莓”三产融合初步成型,黑莓农业园规模超3000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规模性黑莓种植基地,逐渐形成集黑莓种植、加工、研发、旅游为一体的一二三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刘集镇“梨果”产业品牌知名度打开,已发展千亩生态梨园,以优美的梨园风光为基础,开展梨园观光、采摘,嘉悦千亩梨园悠闲文化艺术节,成为周边知名的农事节庆活动。枣林湾和新集镇的“花海园艺”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润德菲尔、芍药园、长兴农场等花海花田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海圣地。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