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率先研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平台”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江苏省镇江市发改委在全省率先研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平台”,抓住管护重点,破解管护难点,打造管护亮点,打造村民指尖的“12345”。
精准传递管护信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借助一体化平台的“政策解读与宣传报道”模块,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域的最新政策、理念和管护动态精准传递到基层、走进农户、深入人心。通过可视化展示,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直观便捷了解到17大类公共基础设施的全面信息,自觉参与到自主管护中。加速凝聚起“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强大合力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平台实现有效管、高效管、全流程闭环管护
打破原先15家行业主管部门、6家运营企业“各自为战”的传统管护模式,改由平台统一“调度指挥”。截至目前,平台一期已覆盖扬中市八桥镇11个村(社区)、10828户、3.54万人;丹徒区槐荫村741户、2275人,敖毅村700户、2300人。村民通过手机端将维护诉求上传至系统,并精准定位设施位置。网格员收到上报信息提示后第一时间进行研判,24小时内处理,可由村(社区)自行组织人员提供设施的基础性维护,亦可交由相关职能部门、设施运营企业等委派专业管护人员进行维护处理。事项处理后由网格员将设施维护后图片反馈给事件上报人,并及时获得满意度调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上报、处置、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处置。
先行先试,勇闯新路,以村民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准
实施以奖代补,按每个村(社区)15万元标准支持镇、村两级利用一体化平台开展管护试点。将村民满意度打分、网格员处理时效、平台使用更新率作为奖励性指标纳入市对县(区)管护机制落实考核。及时掌握网格员和专业管护人员管护工作效能,压实管护责任,调动管护积极性。通过对设施运行状况的数据分析,及时了解设施维护周期、频次等重要信息,对农村生活垃圾类处置设施、农村公路、农村电力设施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实施重点监控,实现一个平台高效管、长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