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固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曹华:聚力乡村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美丽的固城湖,碧波荡漾;历史悠久的固城遗址,展现新活力……走进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灵秀的自然山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
固城街道位于高淳区固城湖东岸,地处苏皖交界处,为南京市及周边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吴王余祭在濑水之滨建濑渚邑,俗称“子罗城”,筑固城,土垣坚实,有“固若金汤”之称,固城因此而得名。街道辖区内文化古迹众多,其中固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道辖10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总人口41924人,总面积95.56平方千米。近年来,街道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了“生态好、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融合共生。
加强整治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走进花山村,一个个美丽庭院,映入眼帘,庭院的橘树上硕果累累;村口的蟹塘边,蟹农捕捞起一只只肥美的螃蟹……
花山村坐落在美丽的花山山脚下,而在以前,花山是一座矿山。村民“靠山吃山”,多个釆矿区让花山“伤痕累累”,也让花山村灰尘弥漫。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街道意识到粗放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经过关停20多家碳酸钙厂和环境整治,街道打开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画卷。
近年来,街道坚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街道强化规划引领,根据各村特色,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休闲广场、绿化亮化等进一步提档升级。同时,街道还根据村庄肌理,塑造乡村风貌。在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基础上,引导各村保护古树名木和乡村文化,并根据实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口标识、休闲小广场等微景观小品,凸显不同文化特色的村庄风貌。目前,街道已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特色村1个、宜居村54个,区级美丽乡村69个。今年,花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还创成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如今,胥河两岸,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面。在这幅乡村画卷中,村林相融,林田相依,田路相伴……今后,街道将主动融入“大慢城”、国瓷小镇、宁宣黄高铁等重点项目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打造“苏皖交界地区新门户”,描绘“灵秀固城”的新画卷。
发展乡村产业 做实富民文章
乡村美,产业更美。在位于义保村的秋亚家庭农场,500多亩水稻已完成收割。多年来,农场秉持“绿色、环保、有机”的生产经营理念,采用“稻鸭共作”和“紫云英轮作休耕”模式,科学种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依托“基地+农户”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拓宽致富渠道。
近年来,为做好富民文章,街道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聚焦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发展特色,街道主攻重大项目,打造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发展带。以园区核心区、花山片区为载体,街道还整合漕塘片区、游山片区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质量、有效益的农业项目,全面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目前,街道有家庭农场23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农业企业1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区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区级示范合作社9家。街道已基本形成经济林果、园艺蔬菜、生态旅游等5大特色产业。
依托良好的产业发展,街道还积极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发现代农业项目,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引导各村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不断做响“田家茶叶”“花山砂梨”“青蓝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把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富民带动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街道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带(花山—秀山—游山旅游经济带),做好“特色产业+休闲旅游”大文章。
依托以山水湖田为特色的生态优势和以固城遗址为代表的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下一步,街道将打造“高淳生态旅游新阵地”,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特色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为特色,积极建设特色田园农旅体验项目,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