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吴江:打造城乡融合新标杆 绘就“美美与共”新江村

来源: 时间:2021-12-01 点击数: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任务。“‘三张榜单’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推进”成为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震泽镇永乐村入选全国550个“千村万寨展新颜”展示活动;同里镇北联村、震泽镇众安桥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成1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66个特色康居乡村、581个特色宜居乡村;创成2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28个示范村。

落实“一张榜单”抓考核

持续落实“红黑榜”考核制度,区级专办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12项主要内容,采取日检查、周汇总、月通报形式,对所有自然村开展季度全覆盖检查,共发现整改问题10万余处,每月发布自然村“红黑榜”,每季度发布行政村“红黑榜”和乡镇排名,并动用媒体力量进行全社会公示,同时将“红黑榜”考核结果与区镇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村干部年终报酬、行政村奖励资金直接挂钩,并建立干部约谈、调整机制。通过累计发布20期榜单,从上至下形成合力,使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同时,区委区政府坚持每半年召开专题推进会,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持续加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所有村民可利用“随手拍”小程序上传环境问题,从上至下形成合力,使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全社会关注热点。

建立“两项机制”强保障

建立责任传导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区四套班子领导与整治薄弱村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其他区镇两级干部建立1名副科职以上干部+1名中层干部+若干名区镇两级干部的“1+1+N”挂钩联系制度,646名副科职以上干部确保覆盖所有整治自然村;210名村书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负起村庄“清洁指挥长”责任,1253名村干部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先后出台《吴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集中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吴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冲刺年”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吴江区农村人居环境“净美江村”大整治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区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年度考核排名及工作亮点予以奖励,3年共计1.7亿元,为工作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

 

围绕“三个层次”美颜值

坚持以乡村建设行动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促进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不断加快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在美丽乡村中植入新经济、发展新产业。一是以村庄小环境为切入点,把“我要美”植入观念,扎根内心。创建成一个省级美丽家园示范点、100户市级“美丽庭院”、100户区级“美丽庭院”、2000户镇级“美丽庭院”等;适时全域启动“美丽村景”打造,共建成“美丽村景”1800多个,真正实现了“几村美”到“村村美”。二是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体系建设,同步建设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全区特色精品乡村已建成14个、特色康居乡村建成366个、特色宜居乡村581个,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还有效带动了产业抱团发展,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围绕“江村”乡村振兴品牌打造,组团式、品牌化、片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打通行政村域农路、串联休闲旅游线路、统筹区域资源配置等方式,将单独发展建设的乡村个体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点位式“盆景”转为连片的“风景”。

打好“四季战役”固基础

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发动各级干部、志愿者、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超75万人次,有效解决了房前屋后、公共区域、河塘沟渠以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等积存问题。利用党建阵地、村民议事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工作,从观念上改变农村不良习惯。高质量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特别是结合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建设,打造全长23公里“稻米香径”,成为串联美丽乡村的网红农村公路。

重点探索“厕所革命”吴江模式,在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户厕高标准改造。瞄准农村公厕这一人居环境“软肋”,开展三年焕新行动,新投用近800座农村公厕,今年底将超过1000座。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愈发深入吴江老百姓的心中,越来越多的公厕建设与特色田园乡村规划相融合,既提升人居品质彰显乡风文明,又成为游客评价游玩体验的“加分项”。今年以来,吴江区以农村公厕探索“厕所革命”新模式受到了各级广泛关注,相继受到央视和省级媒体的重点报道。

启动“五美三优”促提升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美三优”行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域提升特色宜居乡村品质水平,计划到2025年底,50%以上的特色宜居乡村建成“五美”自然村,创成一批“三优”建设先进镇。建设“美丽庭院”,积极引导农户绿化美化庭院环境。建设“美丽菜园”,鼓励村民对村内花园、果园、菜园等场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自然村内“美丽菜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美丽村景”,持续优化村庄空间,在主要节点打造“口袋公园”等多种形式的村景,彰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特色。建设“美丽村道”,打造一批通行与景观俱佳的乡村示范路,促进美丽乡村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建设“美丽田园”,全面提升道路及村庄沿线农田清洁化、生态化、景观化水平,扮靓“新鱼米之乡”颜值。通过“五美”建设,实现“优化提升生活品位、优化提档生产品质、优化提塑生态品牌”,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底色、增加成色。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