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如东:“一张清单”精准管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来源: 时间:2021-12-06 点击数: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导致不少公共基础设施建了再拆,拆了再建,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今年以来,江苏如东改革创新管护机制,通过出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坚持“一张清单”管到底,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产业兴旺夯实基础。

 

茗海社区位于如东栟茶镇核心地区,这几年,社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颜值等方面狠下功夫,如今乡村旧貌换新颜。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具有反复性和动态性,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茗海社区通过星级文明户评比等举措,提高群众家园意识,营造人人爱护公共设施的氛围。同时落实专人,定时定点对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庄环境进行长效管护。“以前社区环境不好,垃圾成堆,路也不好走,现在的村庄大变样,水清岸绿,灯亮路通,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大家都自觉参与到村庄环境的管护中来。”社区居民徐康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栟茶镇启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工作,对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全面厘清农村公共设施管护范围,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度,出台《栟茶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对五位一体、河长、路长及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给予明确资金,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成立日常巡查专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管护工作做到常态长效。此外,注重宣传引导,通过道德讲堂、乡贤引领等方式,加强法律宣传和政策解读,广泛调动村民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今年如东经过全面梳理摸排,形成了包含人居环境、交通运输、农村水利、文化、教育、体育等17大类24小项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县级财政安排预算支出5500多万元。这24项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分为3种类型进行分类管护:一是非经营性设施,如农村公路、河道、绿化、农田水利等公益性设施,主要由镇村进行管护;二是准经营性设施,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由设施单位负责管护,收益不足的由镇村予以合理补偿;三是经营性设施,如供水、 供电、 通信等,由运营企业自行管护。

 

如东还把管护体制改革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高质量开展行业督导工作,推动农村公路、河道、公厕、农田设施、卫生健康、邮政快递等行业出台了具体的配套管护政策。从明年开始,将在全县25个村启动管护改革试点工作。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