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洪泽岔河镇:汇聚稻米“粒”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21-12-06 点击数: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坐落于白马湖畔,生态环境优美,农业优势明显,以岔河大米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四方。近年来,岔河镇积极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工作,汇聚稻米“粒”量,做足稻米文章,成功将其打造成一张富民利民的产业名片。

引入重点项目 提升大米品质

结合群众需求,岔河镇党委引进“淮安丰盈年加工4万吨优质大米”重点项目。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占地54亩,新建加工厂房等建筑面积26324平方米,新上抛光机等设备200台套。年可加工稻米15万吨,其中优质大米4万吨,主要销往江苏、云南、浙江等地。本地大米加工厂的规模扩大,为农民省去稻谷运输烘干加工的成本。通过对大米进行统一高标准品质控制,让岔河大米进入市场更有竞争力,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打造节庆品牌 丰富稻米内涵

按照“全域化布局、全产业联动、全链条服务”思路,借助地方稻米文化资源,岔河镇重点围绕“稻米文化”系列主版块活动和“多彩岔河”多个副版块开展稻米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年5月底至11月中旬,正是岔河田间街头最热闹的时候。农耕体验、水田田径、捉鱼抓鸭、稻米展示展销、岔河好大米评比……既传承了过去的好经验,又融入了当前的新元素,趣味性更强、参与度更广,把农业文化特色优势进一步放大,做足了唱响稻米品牌的特色文章,深度推进文旅融合,不断丰富“味稻岔河”的品质内涵。

 

推进秸秆离田 实现双赢效益

今年秋季秸秆“两禁一利用”工作开展以来,岔河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秸秆离田”模式,给秸秆找一条更好的“出路”。通过优先离田、不具备离田条件的还田等方式抓好秸秆处置工作,既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又能增加作物产量。同时与涟水光大企业、紫山食用菌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将回收的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今年,岔河镇共种植水稻15万亩,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中,预计完成秸秆打捆13万亩,深耕2.4万亩,剩余的田地进行秸秆粉碎化还田处理。

 

拓宽宣传方式 点燃市场热情

为进一步打响岔河大米知名度,岔河镇与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经营有限公司以“岔河大米 香飘万里”为主题,进行车身广告投放合作;拍摄岔河大米新宣传片,动态展示大米生长过程;邀请广告公司设计岔河大米新包装。此外,立足丰富的营养元素,推出寓意健康、富强、希望内涵的“岔河福米”“岔河喜米”产品系列,更是彰显了新时期岔河人民热情洋溢、全力奋进新征程的崭新姿态。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