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邮甘垛镇:筑梦“三绿三美” 唱响水美乡村振兴曲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甘垛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五个振兴”的工作要求,充分挖掘优势,精准校对方向,探索践行“三绿三美”行动,奋力走好振兴之路。
张扬个性特色,打造绿色发展和谐之美
甘垛镇坚持特色争先、错位发展,紧扣“统筹做强食品深加工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特种水产养殖示范镇”发展定位,进一步壮大培优三大优势产业,推进产业振兴。
提升机械装备产业。甘垛镇把机械装备产业作为园区转型发展的方向,依托现有49家机械装备产业链配套类企业,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国有公司深入合作。按照“一企一策”思路,甘垛镇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对企业进行引导扶持,服务现有企业提档升级。确保每年新入园机械装备企业3家以上、净增亿元以上企业2家以上。
做强食品加工产业。甘垛镇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壮大新型农业主体,彰显有机稻米种植区、特种水产养殖区、特种经济作物区、优质稻米种植区和畜禽养殖区等产业特色,每年新培植省级合作社1-2家。进一步放大区位交通优势,甘垛镇完成新S333交叉口节点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建设,衔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主动接受周边地区产业辐射,嫁接物流、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延伸食品产业链,计划每年招引食品产业类项目3个以上。
打造特水养殖示范基地。甘垛镇借助扬州市董氏特种水产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金字招牌,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养殖、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化发展。积极创办冷链物流项目,启动规划建设苏中里下河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特水交易市场,全力打造冷链物流示范,为农业强镇注入活力。
放大基础效应,展现绿色生态自然之美
甘垛镇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坚持绿色产业、生态环境、美丽人居相融合,立足滨河生态特点、体现宜居生态特质,保持绿色水乡风貌,彰显个性发展魅力。
完善集镇功能。甘垛镇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新模式,推进镇村一体化建设,配套镇区卫生、金融、供电等公共服务及商业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着力提高中心集镇首位度,推动中心集镇提质扩容,全力打造集镇综合体,着力打造设施配套、管理规范、镇容整洁、街景优美,富有滨河特色的现代新型集镇。统筹规划建设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整洁、具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横泾、甘垛、平胜三个社区,构建“一体三翼”空间布局,加快联动提质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甘垛镇坚持生态立镇,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巩固减煤减化成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打造生态河道,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加快推动美丽村庄建设,挖掘整合甘垛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农家乐等项目。放大汇金酿酒省级工业旅游区、甘泉生态农庄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构筑以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等为主的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
带动增收致富。甘垛镇瞄准农业市场化方向,按照规模经营、集约生产、科技进步的要求,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扶持农民从就业走向创业,由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苏苏中大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等创意农业、健康教育文化产业,推进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带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传承水乡韵味,彰显绿色民风淳朴之美
甘垛镇坚持以文化人,不断传承甘垛历史文化、水乡文化、红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特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全面增强全民自觉修身、素质修为和文明素养,为推动甘垛振兴崛起积蓄动能。
提升文明程度。甘垛镇积极倡导节约消费、绿色出行、文明经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甘垛好人、最美人物评选等活动,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评活动,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养,让生态文明行为成为自觉行动。
提升生态人文。甘垛镇借助甘垛原生态民歌走进央视文化品牌,丰富载体、活化形式,抓好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自主文化活动,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感和归属感。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教育,积极推进农家书屋、镇村史馆、农民活动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农村文化阵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提升“三治共建”。甘垛镇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共建”理念,统筹推动产业培育、社会治理、乡风文明、民生建设等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开展“有事好商量”“有理大家评”等工作,完善群众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机制,大力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债权清收,不断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夯实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