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大丰草庙镇:与鹿为伴,村民幸福满满
隆冬将至,水冷草枯,江苏盐城黄海之滨,一群特殊的生灵,又将面对它们一年中最艰难的时节。值得庆幸的是,它们有人类相伴,“队伍”逐步壮大,从1986年的39头,到今年已繁衍扩大到4000多头的规模。这些都与麋鹿回国的首善之地——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东灶村及周边农民密切相关。35年,人与鹿的相伴,绘就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美好画卷。
人与麋鹿和谐共生
“我们兄弟俩一辈子以种地为生,将儿女们培养成人。他们在外拼出了一番事业,但是没时间陪我们。现在好了,去年儿女们响应上级号召,帮我们搬到鹿苑村社区,兄弟俩相互照应,相互陪伴,邻里也很和睦,还时不时有麋鹿前来‘光顾’。每次我们都备好草料希望麋鹿能多待一会儿,嬉戏一番。”去年入住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草庙镇鹿苑村新型农村社区的七旬老人陈同旺、陈同盛谈起入住社区后的生活,特别是与麋鹿相伴的乐趣,笑声不断。
30多年来,盐碱湿地荒滩早已变成了百草丰茂、鹿群徜徉的绿洲。东灶村居民从最初的怕鹿,到现在的主动护鹿爱鹿。野生麋鹿掉进深水渠无法上岸,乡邻及时出手搭救;隆冬时节野生麋鹿无处觅食,时不时啃食庄稼,却没有人驱赶,而是为它备好草料。
草庙镇发挥人与鹿和谐共生的优势,在东灶村兴建鹿苑村新型农村社区,占地126.8亩,建房276套,吸引更多农民入住社区,与麋鹿缔结共生之谊。目前,已有230多户入住。他们都与陈氏兄弟一样,和麋鹿成为“挚友”,人与人之间也因呵护麋鹿而更加融洽。
生态旅游富民增收
麋鹿回归入住东灶湿地,让东灶村成为国内外游客仰慕之地。近几年,随着生态旅游兴起,麋鹿成为人们争相观赏的吉祥之物,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赏鹿观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集旅游与科研于一体的基地,除接待游客观光外,不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这就给邻近的东灶村及周边村民开展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相关产业提供了机遇。
“近几年,我们老味道餐馆每年接待游客人数都在增加,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更是天天爆满,今年的营业额已有500多万元。”位于麋鹿大道沿线的老味道餐馆老板朱海霞说起旅游餐饮服务笑容满面。
“之前,我们夫妻俩一直在外打工,前两年有游客主动上门询问能否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我们抓住商机,改造自家二层小楼开办旅社和饭店,生意十分火爆,节假日期间,连门前停车场上也摆满了桌子。麋鹿旅游带领我们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大道。”东灶村村民陈生林夫妇开办农家乐,满足游客需求。
在东灶村像朱海霞、陈生林这样依托麋鹿旅游经济,开办旅游服务业项目致富的农民有23户。他们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近就业,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做好麋鹿旅游大文章
“麋鹿旅游为我们点了题,旅游服务为我们破了题,做大做强麋鹿旅游是一篇大文章。大丰区正在打造麋鹿生态旅游度假区,既是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关于‘面朝大海向未来,绿色转型作典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生态惠民强区的战略决策。我镇抢抓机遇,依托麋鹿小镇建设,迅速做大做强麋鹿旅游文章,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速旅游富民惠民。”草庙镇党委书记徐中健对依托麋鹿旅游,打造麋鹿小镇,提速富民强镇工作,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草庙镇充分发挥毗邻中华麋鹿园的优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壮大与麋鹿旅游相关的一系列产业,促进绿色转型发展。该镇主动与上级政府和相关主体接洽,亮出麋鹿品牌,提炼麋鹿文化,汇聚麋鹿产业元素,吸引相关主体在该镇投资30亿元新建麋鹿生态小镇,打造成为麋鹿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节点,丰富麋鹿文化内涵,拓展麋鹿旅游项目,由单一观鹿赏鹿向品味麋鹿文化、尽享静夜星空、亲子休闲娱乐、农家生活体验等多元化发展。目前,麋鹿小镇总投资10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年底前将开放运营,旅游策划团队正加班加点策划,确保小镇开业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