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江阴云亭街道:推进“三治”融合 乡村华丽蝶变

来源: 时间:2021-12-14 点击数:

江阴市云亭街道花山村成立于2002年3月,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下辖17个自然村。近年来,花山村“三治”并举,创新村级社会治理,培育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抓好自治,强化乡村治理基础保障

乡村治理目标在自治,根本在民主,让村民当家作主是乡村治理的本质与归宿,群众是否参与是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花山村按规定推选村民代表97名,定期召开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围绕村集体资金出借、工程建设、村民福利发放等村级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成立朱家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项目议事组,推选10名村民代表,充分尊重民意,商讨建设实施细则。建立星级文明户管理台帐,年终集中评议并张榜挂牌。完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坚持用制度管理党员干部、约束党员干部,建立健全《村“两委”、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决策制度》《资金出借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加强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村账街道代理机制,落实好“户户通”工作,做到信息全公开,村里的每一张票据、每一张报表都公开透明,干部心里更有底了、百姓心里更踏实了。

 

抓牢法治,构筑乡村治理坚强防线

花山村深入实施普法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与江阴法院刑事庭、江苏振强律师事务所开展结对共建,定期开展普法讲座,满足群众解决纠纷、法律服务、法律咨询等需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聘请法律顾问,推动村依法行政、民主管理,确保基层长治久安。

 

抓实德治,培育乡村治理新风正气

设立村民年度精神文明奖金,每年发放50万余元,鼓励村民们参与到村内各项工作当中来。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载体,着力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妇联、关工委、民兵之家、青少年之家、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定期开展道德讲堂,组织星级文明户、绿色庭院、书香庭院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荣誉感。开办书画苑、书画培训班,引领村民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云亭街道花山村通过“三治融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村里“搭台”群众“唱戏”,大家主动建言献策,参与感、认同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山青、水绿、村美,这便是“大美花山”最好的诠释。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