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上丨常州捕捞村:用绿色养殖“换”红火生活

来源: 时间:2023-05-30 点击数:

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捕捞村生态化养殖鱼塘示范点的400亩鱼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静谧流淌。伴随一声响亮呼喊,村民们齐力收网,水花四溅,无数“净水鱼”顺利出水,鲜蹦活跳,诉说着捕捞村的渔人渔事。

上岸渔民前程无忧

捕捞村的水产养殖历史约有80年,是武进区唯一的水产渔业村,村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的专业渔民。几十年来的围网养殖让渔民们愈发感到辛劳,滆湖的水质也很“受伤”。借助国家政策的东风,2018年,武进区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滆湖水源保护工作及养殖围网整治工作,捕捞村3000多亩围网全部拆除,全村187户的587名村民皆离水上岸、退捕退渔。

退捕后,捕捞村出现了失业渔民基数大、转产就业难度大两大困难,不少退捕渔民习惯了“水上漂”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技能单一。为了帮助渔民解决就业困难问题,捕捞村党总支与武进先行集团下属的江苏余年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结对共建,11名渔民进入企业从事湖区生态控藻养殖务工,其他渔民进行蓝藻打捞、湖面巡查等工作,共安置岗位70多个,组织振兴的优势持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此外,捕捞村积极引导村民产业转型,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发展,村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和专家培训,促进养殖户和经营户增收增效。

目前,捕捞村适龄劳力实现100%转产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及低保保障率均达100%。“道路平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乘着‘两湖’创新区建设的东风,我们还要和村里一起把休闲渔业搞起来,争取收入再翻番。”村民高建明笑着说,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大家都充满信心。

生态养殖未来可期

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决胜仗的最大挑战。捕捞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摸索实践“绿色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养殖户收益增收,积极实施“生态振兴”。

生态化养殖鱼塘内,精心种植的水生植物随微风摇曳,配合着一系列设施设备,悄悄发挥着大作用。去年,捕捞村投入250万元,启动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工作。养殖塘内产生的尾水,通过新建的提升泵站,打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再溢流至强化生物净化床,最终进入表面流湿地,经过三级净化,使尾水达标后再回用至养殖塘,实现整体循环利用。据悉,该套系统设计年处理量达42万余吨,将全面提升水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全年效益大约在15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60万元,同时新增就业岗位近20个,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嘉泽镇捕捞村党总支书记沈祥根介绍。

如今,捕捞村养殖水质达到优良标准,不但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还保障了成品鱼的质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养殖成本。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后,不仅对环境没有污染,还可改善水质、优化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