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洪: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前不久,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程老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智获评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成为宿迁市首名获评正高级职称的乡土人才。在泗洪县,像程智这样的“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生产能手”,拿到相应职称的已经达到237人。泗洪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征途中,乡土人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搭建职称高地,让乡土人才尽展其才
“没想到我们搞螃蟹养殖销售的,也能拿到职称,还是正高级。”拿到正高级职称的程智非常开心。作为泗洪县程老四水产养殖合作社的理事长,程智从事水产养殖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螃蟹养殖销售经验,经常帮助周边养殖户解决养殖上的难题,同时还帮助他们拓宽销路,通过与京东电商平台和邮政直播合作带货,累计带动1000余户增收致富。
泗洪县按照技艺技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营管理等类型,分门别类进行排查登记,实施入库乡土人才动态管理制度,开展乡土人才精准培养评价,目前全县共汇总1000余名乡土人才信息,已有237名乡土人才获得职称,还建立了2个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我们去年向上争取了乡土人才初、中级职称的评审权限,同时,还在全县开展的技能大赛活动中,现场为获得职称的乡土人才颁发证书,让乡土人才可以评职称的信息传遍全县上下。”泗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科长王成亮介绍道。
深耕成长沃土,让乡土人才释放活力
“小麦的倒伏多发生在抽穗后,倒伏的成因是在拔节到孕穗期形成的,对于高产壮苗麦田以及群体偏大的麦田,要进行化控来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在泗洪县粮食高效种植技术培训会上,农技专家精彩的授课让当地乡土人才受益匪浅。2022年,泗洪县通过专家讲课、现场培训、交流研讨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多场培训,精心设置水稻高效栽培、绿色防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产养殖现状及对策等课程,邀请市级推广研究员、省渔技推广中心、淡水所等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让我们了解了更先进的种植模式,像稻虾共作这种,我们就能学习到如何智能化养殖,通过智慧农业来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在2022年被评为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汤球对参加培训取得的成果很满意。
过去,汤球主要从事传统稻麦种植,收益比较低。要想发展,必须找新路子,他在泗洪县龙集镇率先开展稻虾共作,通过几年的发展,在当地政府的鼎力扶持下,他创建的稻虾产业基地已形成了龙虾育苗、养殖、收购、销售、运输一条龙产业链。“我们在农业部门的技术支持下,还在基地里搭起了3个宽10米、长170米的大棚,搞起了反季节龙虾养殖,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汤球说道。如今,汤球的稻虾产业基地已从传统的水稻种植向智能化转变,统一开挖塘口、统一技术支持、统一投放虾苗、统一捕捞收购、统一水稻育秧、统一收割收购,直接带动当地多名农户参与稻虾种养,实现增收致富。
定向激励扶持,让乡土人才香飘田野
“这次获得正高级职称,让我们这些与土地打交道的人,增强了职位地位,也是对我们农业情怀的肯定。”此次得到正高级职称,程智还将获得4万元奖励,这是泗洪县“大湖英才”集聚计划专门为乡土人才设立的奖励政策,获得高级职称的可奖励2万元,获批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可奖励3万元,获得正高级职称可奖励4万元。对获得职称的乡土人才,泗洪县还通过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其纳入“人才贷”等金融支持范围,简化手续,放宽条件,扩大额度,共为38名获得乡土人才职称的大户,提供创业贷款570万元。“通过职称评定的激励,可以让‘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分,增强其责任感,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乡土人才感到有政治身份、有社会地位、有人生成就,提高乡土人才职称含金量,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泗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涛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广袤的乡间,乡土人才不仅能在土里“刨”金,还能“刨”出知识来,他们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奉献扛在肩膀上,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