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吴江澄源村:以“绿”为椽笔 书写新时代“诗与远方”
走进如今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澄源村,你可能会被村委会外一片宽阔的草坪吸引。草坪中央,供休憩的小凉亭已经初具规模,凉亭一旁,各类苗木围成了一片“绿色小岛”,草坪外围挖出了蜿蜒的小溪,搭起了木制小桥……一幅芳草绿地、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下半年,村委还准备将农产品丰收采摘节、露营烧烤、户外草坪婚礼等一系列农文旅融合项目搬上这片草坪。这里,或将成为澄源村发展村级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发力点。
绿色是澄源的底色,灵动是澄源的天性。近年来,澄源村流转230亩闲置农业用地,建设严东高标准农业产业园,带动农民增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改建厂房,办起党建展览中心……如今,宽阔的多功能草坪又即将与大家见面。
新时代的“新绿梦”
草坪西边是严东农业产业园,这里汇聚着190多户村民的新时代“蔬菜梦”,也是澄源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自古以来,澄源当地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但以往零散、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下的消费需求,村民们也很难通过种植蔬菜实现真正增收。
2020年下半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澄源村整合了190多户村民的230亩闲置农业用地,建起了严东农业产业园,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争创高标准蔬菜基地。产业园设立了“四新”技术示范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
“我们这个产业园有三大板块,分别是‘有机蔬菜’‘绿色草莓’和‘园艺花卉’,蔬菜种植面积较大,超过100亩。产业园的蔬菜瓜果非常受欢迎,我们还办过草莓和番茄的采摘活动,也很成功。”澄源村党委书记钱建国表示。
产业园效益起来了,村里有收益,村民也有钱拿。据了解,产业园一年能给村里带来近50万元的收入,190多户村民每户每年能得到1000多元的分红。“我们这些地以前大多是荒的,现在村上帮我们打理,这种事放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村民沈大伯说。
“今年,我们准备走绿色农业、数字化农业的发展道路,引进更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更高端的数字化技术、更绿色高效的运营方,生产更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以优质农产品汇聚人气,推动澄源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钱建国说。
老厂房的“新远方”
草坪的东边,就是党建展览中心,宽敞明亮,既可用作会议厅,举办各类党建活动,也可作为宴会厅,出租给村民用于置办各类喜事,还可作为演出厅,承接各类文艺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钱建国说,这里原本是一家高耗能的“散乱污”企业,后被取缔,厂房流转到村委。2020年开始,村上陆续投入200余万元改建装修,在厂房内部添置了高清显示屏、舞台、音响、灯光等设备,并在2021年装修完成。
钱建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将该厂房出租给企业,一年能为村上带来近10万元收入,但自从改建为党建展览中心后,不仅年收入翻了近一番,还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和方便,周边环境压力也小了。
“很多本村村民,甚至周边村村民都来订场地,办喜酒,下半年的‘档期’已经订完了。”钱建国笑着说。
改建的党建展览中心不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也受到了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青睐。不久前,吴江本地一家婚庆公司与村委达成合作,为在党建展览中心举办婚宴的村民提供专业的婚庆服务。
该公司负责人顾女士认为,这些年,吴江的乡村宴会厅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愿意把婚宴办到乡下,这是本地婚庆市场的新趋势,乘势与村委合作,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半年我们还准备跟村委一起推出草坪婚礼,满足现代年轻人多样化需求。”顾女士表示。
“高颜值”的“新向往”
村民周阿婆有个让人羡慕的家庭,女儿女婿在苏州工作,事业有成,外孙在苏州上学。前几年,女儿和女婿多次提出接老两口到苏州居住,但周阿婆不想给小辈增加负担,常常跟女儿说,住在乡下比较习惯。
往年,女儿一家三口只是过年时来乡下一趟,跟他们一起吃顿团圆饭,但大约从前年开始,每到节假日,有时甚至是周末,女儿和女婿就带着外孙来乡下了,这让她和老伴非常高兴。“他们说现在乡下环境好,外孙也喜欢来,他特别喜欢去农业产业园摘水果。”周阿婆告诉记者。
钱建国说,像周阿婆这样的家庭,村里还有不少,越来越多之前“走出去”的年轻人愿意在周末“回流”到村里,过过自然清新的田园生活。乡村,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新向往”。
“回流”现象的背后,是村庄越来越高的“颜值”。近年来,澄源村整治畜禽、取缔腾退“散乱污”企业,修建健身场地,各种美化村景、提高居住舒适度的举措“轮番上演”,这个运河畔的村庄已逐渐成为桃源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这片宽阔的草坪就是全村的新起点,我们想打造一个高颜值的‘网红’景点,以文旅项目带动村级经济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钱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