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多策并用,稳粮增产促振兴
当下,走进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平坦笔直的机耕路两侧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的生态河坡水清岸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始终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多措并举挖掘粮食生产潜力。
稳面积增产能,全面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坚实基础
海门深入挖掘退林还耕、撂荒地等耕地资源潜力,采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压缩低产作物比例,提高耕地产出率,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等途径,增加不少于0.04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全面开展以水稻、小麦、大豆、油菜为重点的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成立提升粮食产能专家服务团,对口包联做好粮食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指导,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活动,力争今年海门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29万亩、产量5.05亿斤,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多贡献一些“海门粮”;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海门全区大豆播种面积14.89万亩、增加0.41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3.45万亩、扩种1.55万亩,全面完成大豆油料扩种任务。
强基础优服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
海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核心田块连片化、项目区域规模化、建设内容标准化和建后利用高效化“四化同步”,打造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美丽宜耕的规模化良田,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万亩。在强化技术推广服务方面,海门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力度,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聚焦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将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现代农业装备作为建设农业强区的核心动力。
抓政策严考核,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海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按时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政策补贴,加大海门区财政支持粮油产能提升项目力度,确保种粮农民持续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将粮食生产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体系,压紧压实各区镇、各部门粮食生产任务,确保“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真正落到实处。海门区财政对优质食味水稻生产基地、万亩“吨粮田”示范区、优质水稻品种培育的主体给予8至30万元的扶持奖补,建成临江、悦来2个万亩“吨粮田”示范镇。持续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建成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方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