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如城街道:“归巢热”激活“产业兴”

来源: 时间:2023-06-16 点击数: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瓜果飘香,走进江苏如皋的美丽乡村,草坪、番茄、茭白等“皋”字号特色农产品喜迎丰收,抢“鲜”上市,新农人们在忙碌中乐享收获的喜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如皋市如城街道着力做好乡村振兴“人”的文章,用“归巢热”激活“产业兴”,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创新,打响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实现了“新农人”和“新农村”的双向奔赴。

00后新秀追梦田间 “豆饼”番茄“红”上云端

“我们的有机‘豆饼’番茄已经成熟,酸酸甜甜,皮薄汁多,又沙又糯,就是小时候吃到的味道。”在如城街道新官村许氏果蔬大棚内,00后大学生许玻源正在田间奔走拍摄,不断推介着自家的“豆饼”番茄。

“现在农村创业创新的舞台大,‘土特产’大有文章,我准备6月份毕业后,专心跟着爷爷干好这份事业!”许玻源是扬州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学习餐饮管理专业的她决定将“所学”融会运用,切实提高新官村番茄的“含金量”。

种植大棚果蔬,运到市场售卖是许爷爷十多年来的一份营生。在种植上,他从不含糊。定期盘扎、不打农药、以豆饼及家禽有机肥养护,所以种出的番茄品相好、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我们拍摄的‘豆饼’番茄视频受到了大家的喜欢,视频最高播放量达28.3万,收获了5.2万个赞。”许玻源表示,“豆饼”番茄插上“e”翅膀,品牌和品质的嫁接,让他们今年收获了6家超市订单、上百份网络订单和多批游客上门采摘活动,“11亩的大棚种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我们将发动周边村民走规模化种植路,将番茄打造成新官村的金产业,映红大家的致富路。”

在外能人返乡入田 “慧种”茭白托举致富梦

微风吹拂,茭叶沙沙作响,在如城街道长港村茭白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陈龙圣正带着茭农们在20余亩的水塘里熟练地挑选采收成熟的大棚茭白。

“5月初,我们的大棚茭白就开始采收了,一上市就被抢空,供不应求。”陈龙圣是长港村的在外能人,他本在浙江一带做绿化生意,2020年在社区产业项目招引下,他心系家乡,大胆跨界,将浙江地区的大棚茭白引进村里,成为如皋首家大棚茭白种植户。

“大棚种植茭白能提前一个月上市,我们智能把控温度、湿度和水量,为茭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我们如皋的水质好、养分足,长出的茭白肉质更为鲜甜软糯。”陈龙圣介绍,为了让外地茭白更好地适应当地水土,他们地下铺膜、地上支棚,同时通过物流网技术实时监测茭白生长,适时调控,有效增产。“今年茭白长势不错,预计亩产能达到1万斤,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亩产值2万多元不成问题,是传统农作物几倍的效益。”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陈龙圣除了种植茭白给周边20余名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积极开设“田间课堂”,为大家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带动了部分群众参与种植茭白创收,助力长港村焕发出新活力。陈龙圣表示,接下来,他将与村民们通力合作,不断打通和延伸长港茭白加工产业链,让“中国菜篮子”里装进更多“如皋菜”。

“草坪”书记致富上线 “1+N”战略兴起“绿银行”

分割、铲草、捆扎、装车……一大早,如城街道钱长村的村民们就在3000余亩的“绿色海洋”里忙得不亦乐乎,“这片草坪主要种的是天富道328、百慕大等运动型草坪,管护得好的话一年可收个三到四茬,亩产值都在一万元以上。”钱爱东是土生土长的钱长村人,2003年退伍后在外创业,2015年乡村振兴的风将他吹回了家乡,开始了他的草坪特色产业探索之旅。

钱长村是有名的“江苏草坪第一村”,“家家种草坪,户户有增收”是真实写照,捧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绿饭碗”,钱爱东没有固步自封,如何让这一产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钱长村以新农机新技术为支撑,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助力打通草坪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任督二脉”,让农户的草坪年销售由1993年的1000多平方米提升至如今的400多万平方米,每亩产值由几千元提升至一万元以上,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钱爱东也在村民的呼声中于2020年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实施‘1+N’战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现下就是钱长村转型的最佳契机。”钱爱东以草坪产业为主导,主动创新,试水室内“小微草坪盆景”培育,提升草坪附加值;引荐“盆景大师”王广明、花松鹤等入驻,试点盆景产业,打造盆景特色园;依托草坪特色,打造露营基地和休闲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一步一个脚印地让钱长“绿饭碗”成为钱长人的“绿银行”。

“村里有了好产业前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下来了,新型人才回归了,新农村给了他们新的施展空间,而新农人也为新农村增添了智力新保障,我相信今后钱长村发展的步子一定会越迈越大!”立足长远,人心聚拢,资源聚集,技术加持,产业延伸,“草坪书记”钱爱东直言“钱长,未来可期”!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