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国字号“试验田”,结出城乡融合“硕果”

来源: 时间:2023-06-19 点击数:

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工作成效明显,获2022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

2019年12月,高淳区被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宁锡常接合片区”,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5项任务展开探索。经过3年半多的试验,这片国家级“试验田”结出喜人“硕果”。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唤醒农村“海量资源”

高岗自然村隶属于高淳区漆桥街道茅山村。5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空心村”,如今借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遇迎来了华丽蝶变。

高淳区建发集团掏出1200多万元获得高岗自然村17.3亩集体建设用地40年的使用权,“牵手”清华大学打造兼具美丽乡村与大学气息的“高岗·清华村”。“除掉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和镇街留存外,高岗自然村拿到60%净收益,达720多万元。60%收益中,三分之一用于村民分红,人均1万元左右,最多一户分到了5.7万元;三分之二入股建发集团,每年保底分红5%。”漆桥街道茅山行政村党总支书记何玉宝介绍。

近年来,高淳区成功出让南京市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目前累计完成入市交易用地11宗100亩,出让金5065万元。高淳区还创新量化成员股权,农民可据此获得间接分红收入。同时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成抵押贷款4笔,授信额度达1.19亿元,成为宁锡常接合片区唯一一家中央深改委“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试点。

GEP探索有成,绿色发展“意更浓”

“真没想到种植水草也能获得贷款。”高淳区国华水草栽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桂伢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2022年9月30日,高淳区国华水草栽培专业合作社用304亩水草种植水面获得了100万元GEP生态价值贷款,这是南京首笔“GEP生态价值贷”。

汪桂伢口中的“GEP生态价值贷”是以生态产品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人居文化服务等生态价值的核算量化作为质押的一种贷款产品,为高淳企业实现从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转换探索了现实路径。

2022年3月,《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发布。其实,高淳区在2020年即开始GEP体系研究,2021年主导起草的GEP核算技术规范是全省GEP核算领域的首个地方标准,同时在全省率先试行GDP和GEP双考核制度,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予以全国推广。

打通城乡流动要素,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借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东风,目前科技、人才等要素正在高淳大地尽情流淌。2022年6月,江苏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和南京固城湖河蟹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中心一院”落户高淳,为螃蟹产业植入高质量发展的“种业芯片”。

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高淳区积极组织农业主体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4个,技术合同成交额22.3亿元。

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高淳区发改委主任芮敏认为,当前关键任务是畅通生产要素在城乡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加快城乡之间人、地、钱、技的双向流动,完善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坚持产业引领,推动更多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城入乡,加快助力乡村实现振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