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乡村治理聚动能 人居环境增“颜值”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2023年如东县掘港街道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模式,聚焦机制体制改革、环境整治提升、常态长效管理,统筹部署、多措并举,以“小家美”促“大家美”,以“点上美”带“面上美”,推动掘港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一、“微体系”催动“大变革”,实现环境卫生“全覆盖”
掘港街道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管护正在全面推行“户分类、网格保洁、村收集、街道转运”新的运行体系,运用市场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村网格保洁员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为着力点,以“卫生死角和薄弱区域”、“四沿”“六旁”垃圾为整治重点,对影响文明城市创建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进行拉网式的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村容环境大整治、坚持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开展全方位、全覆盖集中整治,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掘港”的总体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更硬的措施、更严的作风、更实的工作,不断巩固人居环境提升成果,让农村干净起来、整洁起来、靓丽起来。
二、“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激发村民群众“全参与”
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形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在各村推广运用积分制,将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指标,使复杂的村民自治行为标准化、具体化、可考核,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变成“激励引导”,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围绕问题导向原则、农民主体原则、正向激励原则,以“晒积分、出实招、见实效”为工作总基调,以虹桥村为试点,先行先试、由点及面;10个市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以及公共空间治理试点村为培育典型,探索路径、总结经验,其它村全面跟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因村制宜制定项目清单,设立“积分超市”,并配备群众喜闻乐见的兑换礼品,让广大群众切实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广泛推进“积分制”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声势,引导广大村民争做文明事、说文明话、做文明人,自觉投身乡村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日巡查”铸牢“责任链”,加强督查指导“全过程”
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督查,以查促干,以查促变,坚持一日一巡查、三日全覆盖,及时梳理村庄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即知即改、闭环管理。将创建成效从一时改观向长效持久转变,在加强突击整改、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研究、落实长效管理的有效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效,促进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避免“突击抓整治”的认识误区和 “临时抱佛脚”的惯性思维,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让我们广大农村在治理中不断提升形象、改变面貌,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掘港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