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生态农业闯新路 农旅融合“钱”景好

来源: 时间:2023-06-27 点击数:

赏娇花、摘甜瓜、品香果……近年来,江苏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深入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逐步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休闲采摘”经济,吸引游客来此乡村露营、度假。平园池村用一朵朵玫瑰、一颗颗甜果、一茬茬蔬菜写就生态农业的“大文章”,用农业旅游铺就老百姓的致富路。

玫瑰花开迎客来 百姓生活盈芬芳

清早,走进“盛塘玫瑰”基地,只见蜂蝶飞舞,芳香扑面,一朵朵嫩粉的玫瑰花俏立于枝头。花海里,花农们正抢时采摘着玫瑰。

2020年,平园池村规划将环村四好农路变为玫瑰大道,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起农旅经济。玫瑰基地占地200多亩,每亩平均产量约1万公斤,亩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栽种的可食用玫瑰销往山东、安徽等地,基地还与澳洲等多国的化妆品厂展开合作,实现玫瑰价值更大化。

“这是四季玫瑰,从花苞到盛开只需一周,每一季都有一次繁花期,一天能采到两吨花。”负责人许秀南介绍,单从花季长、生长快、多阶段收获这些因素看,玫瑰种植已为村民提供了长久稳定的就业渠道。“我一天能采近百斤,采得多的花农一天能赚到一百块!”一位花农不禁感叹,采一季花下来人均收入可近万元。

此外,玫瑰花蕾能入药,花瓣可制精油。接下来,基地将开发完善玫瑰种植深加工,在提高玫瑰附加值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采摘经济,增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增收。

果园“摘”出好“钱”景 多元融合展农貌

近些年,平园池村着力开发“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项目,2020年成立的如皋市久德农业博览园就是其中之一。该园占地500多亩,打造了蓝莓园、桃园、梨园、藕渔生态种养荷园等多个农园。

眼下正值蓝莓采摘季,走进温室大棚,一串串色如玛瑙的蓝莓挂满枝头。“这里的蓝莓不打药,果实多、味甜。”负责人丁帮建介绍道。据悉,蓝莓采摘区占地20亩,精选优良品种——蓝宝石和莱克西,抽取天然好水,用独家配制的营养土和天然豆饼进行土壤改良,结出的蓝莓果实品质高。

在园区的精心培育下,清甜多汁的桃子也正待采收,“一棵桃树结果净重超30斤,总产量有1万多斤。”清水沃土育优果,桃园结出的果子不仅产量高、口感佳,也让游人吃得开心又放心,“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水果经常供不应求。”丁帮建说,桃林现有蟠桃、油桃、白凤等11个品种,采摘期从5月到9月,游客随时来,随时都可以摘到新鲜桃子。

科技探索新智能 农业发展高品质

走进南通杨天农业科技发展基地,在水培果蔬区,“站”立生长的番茄苗长势喜人,舒展的翠叶下躲着幼果,果皮泛着青绿、嫩黄、咖色……多彩奇特的色泽引人驻足,“这是我们引进的新品种‘爱吉咖宝’,由农科院研发。”工作人员表示,基地引进新型、优质的多个果蔬品种,并成功进行了数字化种植。

种植户想要控制果蔬生长,点击手机APP与操控屏就能实现。基地应用瓜果类蔬菜栽培管理技术集成、水培生态农场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数字化管理,严格把控果蔬的湿度、水温、pH值等多项指标,育出精品果蔬。

在无土、立体大棚内,只见西瓜苗根部都插着一根黑色输液管。据工作人员介绍,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智能水肥一体机,通过该设备实现智慧管控,由一根细管就能向瓜苗精准输送养分。此外,基地正着力打造家庭版“开心农场”,发展研学、观光、团建等旅游项目,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做到售卖、农旅“两开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积极探索农旅融合路径,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致富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平园池村正以更昂扬的姿态,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