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带领村民探索“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盛夏时节,漫步在常州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平坦整洁的村道、绿树、白墙、灰瓦、波光粼粼的湖面,伴着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在一幅山水画中。
2018年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偏、产业规模小,姜下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短短几年时间,姜下村就蝶变成了“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常州市5A级村党组织”“常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加身的先进村。让小小村庄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这个村的带头人——吕岗华。提起村党委书记吕岗华,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吕岗华出生于姜下村的一个农户家庭,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年轻的时候就到浙江打工创业,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吕岗华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2018年,在村“两委”换届的过程中,竹箦镇动员先富起来的吕岗华回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担起振兴姜下村的重任。
来到村里后,头脑灵活、敢闯敢干的吕岗华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变村里的现状。“以旅游为平台驱动,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为支撑”是吕岗华给姜下村设计的振兴方案。
2020年,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的行动中,竹箦镇人民政府牵头收购了原风鹅厂,姜下村参股成立了江苏竹箦姜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500余万元、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升级换代传统制作工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系列举措让竹箦风鹅再次“振翅高飞”。2022年,公司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以鹅为媒,姜下村还打造了“鹅餐厅”“老鹅坊”“这里有只鹅·咖啡吧”等休闲餐饮,引入了“鹅主题亲子乐园”“鹅湖·棕榈湾”等互动娱乐设施,深受游客喜爱。自2022年“五一”开业至今,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由此,姜下村也被称为“鹅村”。
在吕岗华的带领下,姜下村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向“产业强村”的华丽蜕变。村里目前有一站式配送、蝴蝶兰种植、竹箦风鹅、文旅四大产业,带动村民500多人就业。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107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5万元。姜下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不久前,村里迎来一位特殊的“访客”——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他看到溧阳的乡村建得如此和美和谐,广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后说道:“在姜下村我看到了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这些振兴都有了。”
“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动力更强了!”吕岗华信心满满地介绍,姜下村制定了“百千亿”愿景计划,即预计到2025年实现全年游客总数超百万、村全年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全年产业总产值达1.5亿元。
如何实现这一愿景呢?吕岗华说,姜下村将继续发展支柱产业,引进各种新鲜业态,以及更多社会合作资本,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发展乡村文旅,实现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