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泗洪:小藕带“带”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盛夏到来,翠绿的荷叶铺满荷塘,眼下正是藕带收获上市的季节。
清晨,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二河社区的荷塘里,农户们正撑着小船,手持刀具,在齐腰深的泥水中搜索采摘。“荷花尖朝哪,藕带就在哪个方向,顺着叶茎摸下去,再慢慢地抽,藕带就上来了。”农户段夫义说道。
刚抽出的藕带挂满泥浆,经过简单清洗后,细长嫩白的藕带就露出来了。从早上5点到中午11点,经过一上午的忙碌,一根根鲜嫩的藕带堆成了小山,农户们迅速打捆、装车,随即便运往了当地的二河水产加工厂。
“我每天采摘两三百斤,能挣四五百元,收入还是可以的。”结算时,段夫义脸上难掩喜悦。
农户们靠藕带致富的背后,依靠的是村居企业的示范带动。据悉,在生产高峰期,二河水产加工厂一天可以收购藕带近8000斤,不仅可以消化掉全镇的藕带,还辐射到周边的乡镇,每年可带动120余名退捕渔民、留守妇女就业。
近年来,二河社区积极探索“双退”背景下强村富民新路径,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依托9000亩“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水生经济植物资源,投资350万元新建168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设置3条专业化生产线,配套加工车间和产品冷藏(冻)间,从事藕带、莲子、虾尾、螃蟹等水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今年,我们又投资了100多万元增设粗加工、无菌、清洗、包装、配料等功能化车间设备,进一步扩大厂房规模,完善藕带深加工的产业链条,预计可带动集体增收35万元。”二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二河水产加工厂负责人刘俊永说。
“从藕带的采摘到车间的生产,我们都尽可能地保存产品的营养和口感,因为产品保质保真,我们的销量年年看涨。”据刘俊永介绍,光凭着藕产品这一项产业,该厂的年产值就能达到100多万,目前约有八成的产品销往省外,甚至远销香港。
如今,藕产品深加工已经成为该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不仅改变了临淮镇渔民的生产结构,更走出了一条乡村致富的新路。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该镇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相应扶持,同时,该镇水产品加工产业也在持续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得到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