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提前完成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全年目标任务

来源: 时间:2023-07-19 点击数:

今年以来,盐城市按照“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全年任务半年完成”的要求,从目标任务、工作机制、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方面夯实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各项保障措施。截至目前,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153公里,占计划109%,顺利实现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抓落实,全面压实工作责任。该市水利系统专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通知》,压紧压实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各项措施,围绕要求,各地在进度上“提速突破”。根据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清单销号、月度通报、问责奖惩、示范引领”4项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抓好建设任务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用项目式管理,提升生态河道建设水平,全市生态河道建设完成投资4.5亿元。

抓督查,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对标对表,进一步梳理每条河道存在的弱项、漏项,制定治理措施。建立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动态监督管理机制,按照“每月检查、每月通报、每月评估”的工作要求,全过程开展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监督检查工作。专门落实第三方,对全市生态河道按照“生态河道每公里1个现场点,已建农村生态河道抽取20%”的要求,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成立现场工作组,定期开展现场督导,每月印发1次通报,督促进度不快地区加快推进。针对已完成现场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避免后续出现类似问题,确保高标准通过省级考核。

抓特色,积极打造建设亮点。积极整合资金,整合资源,整合力量,切实提高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标准,全力推动全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出特色、出亮点、出品牌。切实提升建设水平,将农村生态河道与乡村道路、景观绿化及公共配套设施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结合起来,做好水美文章,把农村生态河道打造成为农村居民的“后花园”,家门口的“运动场”,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效的“会客厅”。推动共建共享,指导各县区加强农村河道管护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引导作用,提高农村居民“自己的河自己管”意识,推动农村生态河道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探索建立党员义务巡河队,进一步突出群众主体地位,让村民管河、爱河、护河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该市将及早谋划明年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作,力争在项目整合、政策集成、协同治理、综合管护等方面,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河道项目建设新路径。开展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增效进位专项行动,在“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生态河道治理各项工作上台阶、提水平。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