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在家门口买到澳洲鲜牛肉
新年伊始,中澳达博东海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截至目前,去年年底首批进口的1726头澳大利亚肉牛在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的全程严密监管下,已顺利屠宰完毕。从现在开始到春节期间,消费者可以在家门口买到澳洲鲜牛肉。
列入重点,推动项目“落地”
据统计,我国牛肉消费量每年约为800万吨。目前,绝大多数进口牛肉都以冷冻为主,冷冻牛肉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口感上都难比冷鲜肉。
中澳达博进境屠宰牛项目于2014年11月开始启动。该项目被列入连云港市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示范重点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既可形成集进口贸易、隔离检疫、屠宰加工及经营销售于一体的全新产业链发展格局,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奠定基础。
为了项目能够顺利落地,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专门成立中澳达博屠宰牛项目把关服务领导小组,逐项逐条进行分工,按照项目、人员、进度抓好落实。在项目的申报、立项过程中,该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抢抓中澳自贸区发展机遇,将中澳达博屠宰牛项目建设列入重点工作,得到国家质检总局、江苏检验检疫局的政策支持。2015年7月15日,在检政企等多方的努力下,该局成功帮助中澳达博进境澳洲屠宰牛项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复,成为江苏首个、全国首批获批建设的屠宰活牛项目。
全程跟进,助力项目建设
全省首个进口屠宰牛项目获批后,项目建设成了接下来的重中之重。由于项目建设涉及面广、时间紧、工作量大,如何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进口屠宰牛检验检疫技术规范要求,做好项目设计和建设方案,满足验收标准?如何推进指定口岸申报、隔离场建设和屠宰厂建设等工作?这些成为各方考虑的重点。
“我们的项目进行到哪一步,检验检疫部门就跟进到哪里;工程会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想在我们前面、帮在关键节点上。”东海县副县长李峰说,自项目落地后,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局长顾忠盈、副局长魏厚德先后6次带领动检处有关人员,赴项目所在地东海县曲阳乡专项调研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还选派技术专家在选址、图纸设计、现场建设、设施配置、疫病防控和动物福利保障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做到选址合理化、布局设计科学化、设施设备现代化、检疫处理规范化、动物福利化。
去年9月22日,中澳达博公司成功获发《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这是江苏省首份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进境澳洲屠宰肉牛的检疫许可证,标志着中澳达博进境屠宰牛项目获得总局的最终许可,正式进入贸易操作实质阶段。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和建设,一个可容纳近6000头屠宰活牛的隔离场及年屠宰10万头牛的现代化屠宰厂得以顺利完工。
创新监管,确保又准又快
为了既保证屠宰牛能够顺利入境,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又能有效控制质量安全卫生、杜绝国外动物疫病疫情传入,江苏检验检疫局、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采取全程监管的工作模式,从开工布局到屠宰、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逐项进行评估、考核。
早在去年6月,江苏检验检疫局动植物监管部门专家组就到东海县,现场考察了隔离场和屠宰场厂区功能布局、设施条件以及隔离场周边3公里范围的动物饲养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去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一行5人对进境屠宰肉牛项目开展检疫评估,并对连云港港口、隔离场、屠宰厂进行现场评估,在详细了解口岸接卸、隔离检疫、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动物疫病防控监管措施后,最终给出评价:该项目设计一流、建设一流、理念一流,是全国的示范和标杆。
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动监处处长李正高告诉记者,为确保首批屠宰肉牛顺利进境、隔离检疫及屠宰,该局还创新检疫监管模式,优化屠宰肉牛检验检疫措施,确保既管得住、检得准,又能放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