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字经”
本报5月8日头版以《常州郑陆镇:特色农业天地宽》为题,介绍了常州郑陆镇的喜人景象。有三个亮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特色产品过硬。在资源禀赋基础上,打出了一系列“叫得响、站得住”的拳头特色产品,比如大闸蟹、翠冠梨;二是水域环境优良。无公害水产品能成品牌,直接得益于水域环境优良;三是开辟市场新领域。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已跳出了纯农业的圈子。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突出“优”字,调优产品结构,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高端供给;突出“绿”字,调整生产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又为子孙后代留下生产和发展空间;突出“新”字,调顺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2016年,该镇完成农业增加值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万元,分别增长8%、9%。可见,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字经”就是富民经。
为了走好品牌建设路,该镇出台了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而且,信息公开,监管得力。2016年,该镇“三品一标”抽检合格率达100%。目前,全镇已有无公害产地20个、无公害产品35个、绿色食品4个、地理标志1个。这又启示我们,诚信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字经”的底色。
今年,江苏正在推进“12311”创意休闲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即计划用3到5年时间,培育100个农业特色小镇、200个休闲农业示范村、300个主题创意农园,构建一个全国领先的创意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每年举办一期创意休闲农业设计大赛展。念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字经”,农业特色小镇才能成为富民“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