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助推我省现代农业再攀高
随居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如何才能实现“菜篮子”更优、“钱袋子”更鼓?从中央一号文件到省政府工作报告,“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了不约而同的选择。
品牌引领 “菜篮子”品质更优
寒冬时节,东台三仓兰家有机瓜果蔬菜合作社生产基地里却是生机盎然。种植户王新指着棚里的果蔬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些是贴上了合作社商标的有机果蔬,虽然价格比普通果蔬贵一倍,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王新的牛气源于他们打造的“兰家有机”品牌。目前的果蔬市场,经营者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大宗农产品过剩,优质农产品品种与数量短缺,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而兰家有机果蔬合作社通过农业品牌化建设,连接了田头与市场, 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改善,适应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在南京农业大学博导赵茹茜看来,品牌的力量的确令人吃惊。她告诉记者,打造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江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省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农业生态特征多样,深入挖掘地方品种资源,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这是我省实现“菜篮子”更优的必要途径。
业态创新 农民“钱袋子”更鼓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及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共同设计。
“旅游和农业、农村的结合,大有可为。通过延伸产业链、创新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农业产业增值潜力将被充分挖掘。”赵茹茜表示,江苏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较好,与农业产业结合较为密切,可在“农家乐”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多种农业新产业,如最美乡村建设、田园旅游观光、农业文化展示、农业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省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先行者。震泽丝绸小镇深挖旅游+丝绸产业,正在建设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蚕桑科技园,打造多功能为一体的丝绸产业园。而长期以来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麋鹿保护区的大丰,也创造性地打造了荷兰花海项目,并以大面积郁金香为特色,发展观光旅游、花卉、文化等六大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互联网+”技术 助农业迈向新阶段
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江苏农业不仅能让市民“菜篮子”更优、农民“钱袋子”更鼓,还推动着全产业链的升级改造。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强农惠农新路径,使农民从只懂生产向善于经营转变,从凭经验种养向科技化、智能化生产转变。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创意农业正蓬勃兴起,工厂化高科技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也都实现了快速发展。江苏已率先全国创建150个电商村、42家电商镇,全省农产品网络年交易额也超过130亿元。
为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我省还将以“互联网+”为基础,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增强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和示范基地,促江苏农业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