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年度记忆:土地有了身份证 农民心里有了底

来源: 时间:2016-12-27 点击数:

  63岁的马红军是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和睦涧村农民,家里的承包地流转给了村里的有机水稻合作社,流转费保底每亩每年750元,种粮补贴、湿地补贴、秸秆还田补贴仍归承包土地的村民,加上年底分红,这几年每亩地的纯收益达到1500元。马红军就在这家合作社里打工,每年收入2.5万元。时近岁末,记者采访了他。

  “你家的承包田确权了吗?有几亩?”记者问。

  “我家6亩7分水田,还有6分旱地,都已经确权了。”老马说。

  老马告诉记者,测量土地面积是2015年10月份的事,政府聘请的测绘公司专业人员对每家每户的田块进行测量,测量到他家的田块时,他当时就站在旁边看,两块地的四至明确后,测量出的土地面积跟1996年第二轮承包时的面积完全吻合,他完全认可。现在,田块的四至图就放在家里,过几天就要颁证,有了这个证,他家的承包田等于有了“身份证”。

  “现在你家承包地都被合作社流转过去了,万一你想退出,怎么要回土地呢?”记者又问。

  “这个好办。”坐在一旁的和睦涧村党支部书记魏统田说,合作社对土地入股的村民有个约定:自由入社、自由退社。如果老马想退出合作社,现在已经并成大田的土地,随便老马选择一块。

  老马一听赶紧说,我才不退呢。自己种田,不算投入的劳动力,一亩地能有千把元收入就算不错了。现在土地入社,轻轻松松拿到1500元,多合算!“除了我自己安心在合作社打工,儿子也安心在南京搞建筑,儿媳妇安心当农业保险协理员,多踏实!”

  29岁的陈志申是拥有大学学历的青年农民,也是和睦涧村村民。他对记者说,镇里、村里对土地确权的政策宣传很到位,测量很公平,大家都满意。他家有兄弟三个,都已经成家。现在他们的承包田也全部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一家人中,有的在城里工厂上班,有的在附近打工,年底还能分到一笔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土地确了权,心里特别有底,因为知道这些地铁定归我家承包。”

  2016年是土地确权最关键的一年,省委、省政府确定,2016年要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到12月初,已有92.47%的村完成了合同完善任务,73%已完成颁证任务,有望完成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年度目标任务。”省农委经管站站长杜海蓉对记者说,土地确权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过各地都在严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解决了问题。她举例说,确权过程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是流转土地的确权,涉及到流入方、流出方,甚至有一块地多次流转;流转土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口头约定的比较多,私下流转的也比较多,确权时各执一词。那怎么办呢?像建湖县,对有合同依据的流转土地,就维持原权属关系不变。如果农户能够准确说出他家的承包地四至,就按四至确权;如果不能指明四至、但农户要求按承包地实际面积确权的,就根据1996年第二轮承包面积合同确权。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不对土地确权、只确股确利的,这是苏州市的做法。因为苏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得比较早,绝大多数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自愿将承包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统一对外发包,或者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全市的土地规模经营比例已经超过90%。多年来,通过政府投入和经营主体的整理,地形地貌变化很大,界址已经无法分清,能够确定的是土地数量,因此,苏州市大部分承包地是在确定承包地数量的前提下确股确利的,这符合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规定。当然,土地仍由农户自己耕种、地块位置明晰的,还是采取确权确地的方式,明确农户地块四至。11月23日,太仓市浮桥镇浪港村村民钱士良就领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面标明的承包地面积为6.84亩,现在都已流转到集体,“每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七八千块钱呢。”老钱说,这本红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是保障他家领取土地收益的凭证。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