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项创新举措解决粮食收卖两难

来源: 时间:2016-11-16 点击数:

近年来,我国粮食在高产量、高进口量、高库存量“三高”格局下,主要粮食品种虽然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但是“收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出现,市场价粮食收不进来,政策性粮食卖不出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江苏省在全国首创两大举措。

为保证农民种的粮食能收得上来,卖得出去,今年江苏全国首创两大举措。一是奖励最低收购价粮食销售出库。在今年夏粮收购实施奖励的基础上,省政府首次在秋粮收购时对库存最低价粮食销售进行一次性奖励,其中苏北每斤奖励0.02元,苏中每斤奖励0.015元,调动企业买粮积极性,化解收购仓容不足矛盾。二是保障收购资金,对自营收购全省建立了共同担保基金7.8亿元,能够保障100亿斤粮食的收购。

江苏省的两大举措,首先为“卖粮难”创造了条件。我国连年收购、不断增加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由于高于市场价而滞留在国库中。企业从国家指定的拍卖市场竞买的粮食,很难按照市场价销售出去。作为微利的粮食商品,如果原粮差价能够有所降低,就可以动销。江苏省运用奖励销售的办法,奖励的金额虽然不大,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银行收紧信贷政策之下,除了有政策性收购粮食的企业之外,自营收购企业想得到贷款“难于上青天”。在此情况下,很多自营收购企业只能“望粮兴叹”。

既要规避市场风险,又能够开展自营收购,就要运用市场化的融资办法。江苏省对自营收购全省建立共同担保基金的举措,就是一个融资的创新。将众多的企业组织起来,积聚力量,风险共担,缓解了收购资金,为搞活经营开辟了新路。同时,也为解决农民“卖粮难”奠定了基础。

年年困难年年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各地认真学习江苏省两项创新的举措,解决粮食收难、卖难的问题,就会有层出不穷的的办法。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