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浓了,离家村民“凤还巢”

来源: 时间:2016-11-15 点击数:

10月17日,记者来到句容市虬北村西岗头自然村,发现道路上看不到一丁点垃圾,河塘里没有一件漂浮物,沿路农户墙壁上都是各类文明宣传画,垃圾箱、停车场、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我们农村也要以实际行动向省党代会献礼!”正在装修“亲子园”的蒋福亮,说起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我们兄弟四人,二人在部队,一人在家,我在南京江宁买了房子。”蒋福亮告诉记者,以前村里遍地垃圾,逢年过节回来团聚,小孩子们都不情愿,所以一些出去的人不愿意修缮老屋,时间一长变成“牛皮癣”,成为新的污染源。这几年村里路通了,水清了,空气好了,孩子们一放假都争着回来,所以兄弟四人出资,翻建了这栋“亲子园”。

“虬北村9个自然村,村村都有保洁员,村与村交叉处各自向前延伸10米,每天上午9点之后,保证连老百姓家前屋后都干净整洁。”村党总支书记蒋士顺告诉记者,虬北村南有虬山,东有虬山湖,是块“风水宝地”,2012年以来连续4年荣获句容市“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先进集体”,雨污分流设施建设正在施工,吸引很多离家外出的村民“还巢”建房,每年都有二三十人申请。句容市第一家高新技术农业综合示范园“绿泉庄”也慕名而来,目前又有一家农业示范园落户,为村里锦上添花。

“城市管理延伸到乡村,犹如麻袋上绣花,必须精细才能达到精致。”句容市城管局纪检书记杜娟拿出一本《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简明问答400题》介绍,去年乡镇执法中队成立后,为保证“垃圾工不做垃圾人”,局里专门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案”,对所有队员分批进行封闭式军事化培训,考核不及格不上岗,去年就有7人因为考核不及格走人。局里还建设数字化城管,开通微信平台,对所有车辆、对讲机实施GPS定位,执法人员都在实时监督之中,今年已处理10多起违章违规作业,有辆洒水车在路边帮人浇菜就被举报。

“自然村落引进城市管理标准,基础设施、作业条件、人员素质和观念都不相同,对表教案之外还必须因村制宜。”赤山湖风景区管委会执法中队队长罗胜说。他带记者来到戚家湖村口,这里两个水塘周围原来有10个露天猪圈,猪粪全部排进塘里,臭气熏天,村民怨声载道。针对露天养猪这个环境整治的“钉子户”,执法中队与建管所沟通想出一个“土办法”,拆除猪圈可在原址上新建附属房,发展其它庭院经济作为补偿,动员村民配合。他们还投资20多万元,建起垃圾池,设置垃圾桶,将水塘东北两边场地水泥硬化,既可以停车,又可以做晒场,现在变成了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地方。做了10年保洁员的赵可宝感慨道,原来最怕在这里搞卫生,现在硬件条件好了,臭水塘变成了养鱼池,村民也很爱惜,没人再糟蹋了。

联手联治,句容市政府建起“大城管”,由城管部门牵头,携手26家职能部门开展对村落的“微型改造”,并将考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罗连喜介绍说,交警部门在村里建起“交通安全驿站”,创新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全市农村交通事故发案率下降15%,重大交通事故下降10%。

“留住乡愁,唤回美丽乡村,卫生保洁是底色,精细管理是彩笔。”句容市城管局党组书记曹青松告诉记者,以“保留特色、完善设施、美化绿化、乡土浓郁”为前提,句容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25个,二星级康居乡村389个,环境整洁村950个,最美乡村40多个。其中,戴庄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潘冲获首批“江苏最美乡村”,西冯获得“长三角最美乡村”。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