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趋势。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案件增多,暴露出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是种植大户经营能力不强。种植大户经济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对种植农作物缺乏管理经验和种植经验,对市场估计不足,加之粮价下跌,用工成本上涨,难以持续经营;有的经济实力不够,盲目扩大规模,一旦资金链断裂,就“跑路”,土地被抛荒,甚至有个别种植大户因此自杀,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是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表现在流转信息不畅,投资者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等;流转形式及管理法律不明确,流转形式以出租、转包和入股为主,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流转不规范,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口头协议居多。
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土地承担着农民就业保障和伤病养老保险功能,土地仍然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在土地的这种生存保障功能没有改变之前,土地流转难以真正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建立农用地流转中介市场。在“政府指导+企业协助”下,鼓励市场主体成立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建立健全农用地流转市场的规章制度,使农用地流转中介机构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二是完善土地流转监管制度。加强土地流转事前、事中、事后及不定期监督。流转前,审查流转双方资格,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属是否清晰;流转时,审查流转过程是否符合规定;流转后,审查流转是否落实、是否存在土地投机行为;不定期检查,主要是针对农用地是否得到充分与合理的利用进行审查。
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立体的农村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养老保险补贴和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保政策,平衡土地流出农户利益不降低,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开拓新的就业途径与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