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 农产品站上“风口”找销路
10月21日-23日,由省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办的2016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在镇江开幕。海峡两岸(江苏)农产品展销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丰富的农产品深受来访企业和市民的欢迎。“前几年参加这种展会,总觉得台湾的东西好,从包装、卖点到产品都更胜一筹,这两年,我们江苏的产品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小,不少产品很有自己的特色。”一位从常州前来的企业代表感慨道。这位代表的感慨,正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销”见长的供销合作社又是如何打开农产品销路的呢,记者在本次展会上找到了不同的答案。
“今年11月,我们常州金坛的农产品就要跟随游轮‘游历’世界了。”常州市金坛区供销社招商办副主任周鑫说的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他解释道,通过与相关旅游部门的合作,金坛的农产品将送上游轮,这些产品一方面供乘坐游轮旅行的游客购买、品尝;另一方面在游轮停靠之处,运下游轮销售给当地人。周鑫说,如今,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类很多,仅仅把农产品放在实体店里或网上的“橱窗”里等着销绝对不行。
其实,从2013年开始,金坛当地的基层社产出的各种农副产品,就已经开始跟旅游相结合进行销售。“近几年,近郊游很火爆,常州周边的各类旅游节层出不穷,我们就想尝试借旅游节的人气销售金坛的农副产品。”周鑫介绍,于是,他们与各地的赏花节、水果采摘节等谈合作,将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放在旅游节上进行展卖。最初,是他们找上这些旅游节主办方谈合作,几次合作下来,由于农产品十分受游客欢迎,节庆主办方开始主动邀请他们去销产品。
除了用创新思维去找销路,抱团发展也很重要。在周鑫看来,这是当下人们对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找对销路的基础。“2013年,由金坛区供销合作社控股的江苏茅山竹海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成立,这个公司就是要把金坛的农副产品都整合起来。”周鑫以即将展开的游轮项目举例说,仅仅螃蟹上游轮就显得产品很单一,如果,游客在品尝金坛螃蟹的时候,再配一碗金坛的黄金村软米,有兴致的人再搭配一些金坛“你好鸭”的卤味下酒,就会品出不一样的味道,捆绑销售总有一种产品能满足游客的胃口。
在农展会现场,记者看到,我省各地的基层社都带来了极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只有找对销路才能真正让它走到消费者身边。“最近,我们产的映霜红桃每天都可以发500箱以上。”徐州市丰县苏农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维哲说起自己的产品,脸上充满了骄傲,而正是因为他在销售上下了很多功夫才有今天火爆的销售势头。据戴维哲介绍,他的专业合作社产出的产品有红富士苹果、白酥梨、桃等。前两年,他也在网上开了淘宝店,但却发现产品在网上并不好销售,于是,他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微商。“水果类的农产品适合走口口相传的路子,而朋友圈正好满足了这一点。”戴维哲说,今年,他的定制红富士苹果已经订出了近三万箱,印有各式祝福语的苹果将在12月中旬开始发货。
消费升级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关系老百姓餐桌的农副产品似乎只要品质好就很容易找到销路,其实,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还有许多优质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潜力并未被充分挖掘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展会上,第一次特设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并且还举办了专场推介会,来自徐州的丰县英龙山药专业合作社就是受益者之一,合作社所在的徐州市丰县王沟镇王老家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我们是省农科院的水果山药培育基地,水果山药在全省仅我们一家,这个品种可以直接生吃,口感香甜清脆,只要销路打开,肯定受市场欢迎。”丰县英龙山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尊龙说,目前,他们的销路还局限在上海和安徽阜阳两地的农批市场,他们希望以后能与更多的大型超市、农批市场合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销售规模。
在省定经济薄弱村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现场,丰县英龙山药专业合作社与无锡乐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无锡乐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忠表示,像刘尊龙带来的水果山药这种特色农产品找销路并不困难,接下来公司将帮助他们从产品、文化等多角度做推广。签订协议后的刘尊龙难掩内心的喜悦,他向记者表示,很高兴能与专业的销售团队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就可以安心做好自己的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