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大田托管”

来源: 时间:2023-07-10 点击数:

“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机进田方便,渠道灌溉节约用水,也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承租了500亩地的种田大户李小进说。7月5日,在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开绿村,挖土机来回穿梭,平整土地,同步配套水井、水窖等设施。

        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去年以来,分界镇上争7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700余万元,完成了拆建农渠60条、新建农路40条、新建暗渠4条、新建涵洞13个等建设任务。原有的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各村居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田托管”,落实“田管家”。预计全年可增产粮食35万公斤,新增地块效益98万元,年节省人工效益21万元。

      “‘大田托管’,有‘半托’‘全托’两种模式,大多提供种、管、收服务。我们因势利导、积极探索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大田托管’,涵盖高标准农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泰兴市农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徐磊介绍。

       在张桥镇褚成村六一组,高标准农田内成片的秧苗茁壮生长,这片高标准农田配套了水渠、农机路、诱虫灯等高产设施。但此前,地块比较分散,权属不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迟迟不能推进。褚成村以六一组为试点,确权土地面积,把原本小而散的低产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打破各家耕地边界,变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今年夏种,全村共招引了7个种田大户,同步负责运营好、管理好高标准农田设施。预计,亩产可增收300公斤。”张桥镇褚成村村委会副主任褚少敏说。

       2022年,珊瑚镇在曹埠、洋港、左庄三个村建设了5000亩高标准农田。为改变高标准农田“重建设轻管护”情况,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珊瑚镇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积极探索“路长+”、网格员巡查、质量保修期等制度。“接管高标准农田后,结合路长制,由专人监管路渠以及配电站,包括所有设施监管。正常一个月巡管一次,做到建好管好用好。”珊瑚镇曹埠村经联社副主任陈继文说。

       近年来,泰兴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保障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形成“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长效机制,带动“大田托管”“田管家”等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促进粮食生产降本增效。2020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8万亩。目前,泰兴市耕地面积88.03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占比达78.04%。“2023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6万亩,财政投资13690万元。同时,鼓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田托管’,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徐磊表示。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