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京地湖所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

来源: 时间:2016-04-13 点击数:

    昨获悉,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组通过统计分析和分类回归树模型,发现了东太湖水生植被消退的决定性因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我国受损湖泊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运林研究小组运用1998-2014年水环境参数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再加上2003-2014年水生植被出现频次遥感监测数据,发现东太湖氮磷营养盐、悬浮物和藻类水生物显著增加,透明度显著下降,湖泊长期处于高水位运行,湖泊生态环境条件越来越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同时,研究发现水生植被出现频次逐渐降低,水生植被低频次水域也在逐渐扩大,水生植被和生态系统呈现快速退化趋势。

    张运林研究小组通过统计分析和分类回归树模型揭示,氨态氮浓度(反映富营养化水平)、透明度与水位比值(反映水下光照强度),是决定东太湖水生植被消退的决定性因子。因此,采取减少营养盐特别氨态氮输入、在水生植物萌发的春季降低湖泊水位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生植物发育和生长。该成果为我国受损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