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植保植检会议召开 昆山作典型发言

来源: 时间:2023-03-20 点击数:

 近日,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昆山作为4个优秀县(市、区)之一作典型发言,交流昆山园艺作物绿色防控先进经验做法。

  近年来,昆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的工作导向,不断提升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特别是推进蔬菜果树等特色经济作物绿色防控,加大病虫监测和技术服务指导,助力园艺作物产业兴旺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先后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荣誉称号。

  “四个强化”推进园艺作物绿色防控

  强化病虫智能监测与测报水平。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提升病虫监测设备与装备,加大自动化、智能化测报工具应用,在蔬菜、葡萄、梨等主要园艺作物主产乡镇设置病虫监测点5个,配备灯诱和性诱智能设施12台,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报送数据。针对园艺作物主要病虫害开展定点调查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测报方法,实现病虫情周报制。对“三棵菜”等重点蔬菜进行重点调查,全面掌握病虫发生情况,提高测报准确率。

  强化技术创新与服务指导。昆山市土地流转率高,在技术服务上紧紧抓住种植大户,定期分作物召集蔬菜、梨、葡萄等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了解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针对性提出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方案,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科学防治、绿色防治,提高技术到位率。在生产关键时期,组织区镇农技人员、基地负责人、种植大户等开展绿色防控专题培训,开设田间课堂,多次组织在主要园艺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现场观摩,由示范区种植主体和体系专家现身说法,介绍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方法和应用成效,让周边种植户眼见为实。

  强化多部门协作联合推进。植保、耕保、园艺等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性诱、食诱、迷向以及生物防控等新技术试验示范,集成果蔬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模式4套,覆盖种植模式、健康栽培、水肥管理、综合诱杀、科学用药等生产全过程,并在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中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协调推进。针对果蔬作物上绿色防控新药剂、新产品的市场供应问题,与供销部门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邀请供销部门参与蔬菜果树座谈会、现场会,加强供需对接,及时做好物资保障。对绿色防控基地产品进行贴标销售,通过昆山市区域公用品牌“昆味到”加以推广,扩大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种植户推进绿色防控的积极性。

  强化农药配送体系支撑。实行统一经营配送,统一价格贴补差率,统一销售价格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持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大绿色防控产品补贴。实行市、区镇两级财政共同补贴,综合价格补贴差率为采购中标价的46%。并且逐步把梨小食心虫迷向丝、绿盲蝽性诱捕器、黄蓝板、果树套袋等非农药类绿色防控产品也纳入农药价格补贴体系。

  “四项成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病虫监测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提升监测预报水平,为果蔬作物病虫害防控指导提供有力依据,每年发布专项病虫情报,及时预警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梨小食心虫、灰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动态,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有效减轻了重大病虫危害

  示范带动效应显著增强。以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逐步提升全市绿色防控水平,有力保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成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蔬菜3个,果树4个,花卉1个,对全市的绿色防控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绿色品牌效应得到显现。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提升产品品质,制定品牌建设计划,创建淀山湖黄桃、张浦翠玉梨、巴城葡萄、玉叶生鲜等多个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带动农民增收。

  助力化学农药持续减量。园艺作物以“清园控害+综合诱杀+生化调控+科学用药”为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使用松尔膜、诱捕器、迷向丝等生物物理措施,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化学药剂,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次数,促进化学农药持续减量。

  下阶段,昆山市将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绿色防控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加深广大农民对绿色防控的认识,提高绿色防控产品覆盖率和技术普及率,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应。进一步优化绿色防控模式。加强与栽培、土肥等生产技术有机结合,结合基层一线生产实际操作,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要园艺作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形成可复制、能推广、好操作的绿色防控综合体系。大力提高绿色防控产品品牌价值。在各级品鉴会、展销会、推介会大力宣传我市绿色防控产品,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农展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依托“昆味到”微信小程序,通过互联网+农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休闲农旅、农业电子商务等手段积极推进三产融合,提高品牌经济价值。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