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收成变收入 让产品变商品 江苏做好乡村振兴消费帮扶文章

来源: 时间:2023-03-20 点击数:

在产业发展是根本的今天,如何助农纾困改变滞销农产品现状,让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江苏在乡村振兴消费帮扶方面展现出了不俗的发展成效,成为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笔锦绣篇章。


  “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农民增收重要一环是解决农产品的销路,2021年省乡村振兴局就开始着手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市民“买”难的问题,重点对省内24个乡村振兴帮促县(市、区)、“六大片区”和黄桥、茅山等革命老区等重点地区进行政策覆盖,瞄准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极具优势的主导产业,结合市场化的运作破解农产品上行与产业营销模式难题,促进帮扶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打通农业产业链流通方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省乡村振兴局相关业务负责人受访时表示:“让产品变商品,让收成变收入 ,这样才能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集中资源办大事”

  “从收入看成效,从数字读乡村,从机制促长效”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要开启乡村振兴消费帮促新局面,第一步就是引导乡村振兴品牌创建,在渠道和资源联动上发挥省级农业品牌与市场的联动作用。

  “以省为名,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发挥领军农业龙头企业和美丽村镇的优势。”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2022年丰收节和“紫金杯”乡村振兴志愿直播季为节点,广泛与各企事业单位开启战略合作,对接金融平台、专家库和品牌,将省内外资源要素共同对接起来。

  以往农业产品相对单一,不会讲故事也没有销售氛围,如今“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资源”、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贯通,使得农产品自己学会了“说话”,成为了农村旅游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产品正融合文化产业等多重功能价值以及综合带动作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江苏各地积极探索多元营销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助农场景,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形成了电商助农的规模效应,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地都铆足了劲,拿着销售数据来说话。”消费帮促助农增收相关业务负责人说,以各地政府为主导的平台通路让受益的农民和人群不断扩大。

  位于苏北的宿迁,在元旦、春节期间着力打通帮促“最后一公里”,在一系列的消费帮促提质增效工作中,粮油、蔬菜、水产等各类农产品销售达到了15.76万吨,累计金额达到了14.3亿元。同时借助以往扩大农产品的展销经验,积极拓展多样化销售模式,通过手机APP平台发放千万零售、餐饮、商贸消费券,精准对接开展名特优农产品说明会,销路大开的同时也引导商会、事业机关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长江之滨的扬州市物产丰饶,除了农业产品,乡村手工艺品也成为了此次新春销售的主力,春节期间成就了2.66亿元的销售额。从市县两级线上线下相结合,再到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商超”专题宣传推介展销活动,农产品的影响力和销售额同步齐飞,地缘优势和旅游相联动达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销售模式。

  对南京来说,2022年以来,通过“鲜丰汇”平台,基础性的农业产品销售量已达578.27吨,销售金额达1118.66万元。全市各类消费扶贫专馆专区、展示展销中心对陕西商洛、青海西宁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金额截至目前达到了6611.724万元。


  如今,农产品的销售渐入佳境,“短视频+直播+电商+线下”的展销多场景销售已经成为了常态,接下来江苏农产品销售将从补齐短板的存量市场进入发挥品牌溢价的增量市场,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的文章也将越写越好。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