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机农业植入互联网基因

来源: 时间:2015-12-14 点击数: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充满了变数。4年前的“海归”姜方俊没有想到,自己会从“IT男”向“农夫、山泉、有点田”转变。那时候,当他向人们谈起互联网农业和生鲜电商概念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忽悠。而如今,他一手创办的壹号农场已经拥有1000多名会员,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是常州地区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也是常州首家数字化有机农场。“就在上个月,我们还得到了徽瑾创投与江苏种业发展基金的数千万元注资。”姜方俊说。

  把游戏中的菜送上玩家餐桌

  姜方俊是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和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计算机专业的IT精英,2011年之前,他在上海一家德资企业工作。但这份高薪的工作并没能让姜方俊“安分”下来,他总想着要“干点什么”。

  恰逢当时开心农场、QQ农场等社交网络游戏风生水起,他想,能否让游戏中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农产品,让玩家一边在线上玩偷菜,一边通过线下把这些蔬菜送到玩家的餐桌?经过调研,姜方俊发现,从发展的规模和数量上看,国民环保意识较强的欧洲、美国等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需求均发展较快。而随着国内频繁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国人开始关注自己的餐桌,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正逐步确立,这必将推动有机农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于是,姜方俊锁定“有机”的定位,在金坛茅山老区租了1500亩地开办壹号农场,向“O2O”模式和“互联网+”时代迈进。

  在姜方俊的创业设想里,他主要经营三个“农业”,即有机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并实现农业“三化”,即现代化、信息化、三产化。他以“壹号农场”为品牌,建设集数字农业、有机种植、休闲观光、养生度假、运动拓展、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数字化有机农业园区,通过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网络化销售、冷链化配送,经营壹号农场有机农产品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将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并行发展。

  目前,壹号农场供应的有机农产品已有蔬菜、水果、稻米、家禽、水产等5大类近200种。

  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仍较低,尽管农业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大多还停留在营销方式的变革上,而整个农业产业链涉及到种业、种植、科研、生态等诸多领域。“如今‘互联网+’‘工业4.0’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在农业这个最传统的领域里,如何在推进农业产业链变革的过程中寻找新市场,将成为制胜的关键点。”

  IT出身的姜方俊把互联网思维灵活地应用到了农业的生产销售上。他告诉记者,壹号农场按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流程来生产农产品,再以互联网公司的模式营销,农产品所有订单、生产、仓储、配送等都基于一套严谨的管理软件,包括智能化的环境监控系统、农场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加工仓储管理系统、农产品配送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订单管理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在国内农业企业中,使用这套管理软件的,壹号农场是第一家。

  同时,姜方俊还把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思维移植过来,利用大数据把地里的农产品全部变现。他告诉记者,他从一开始就在思考如何减少损耗。“对这个行业来说,烂在地里的菜,无人问津的果子,就是损耗。”姜方俊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壹号农场可以测算出不同季节客户的需求,并据此增减种植的品种和数量,减少浪费。“大数据还能告诉我们客户的喜好,农场的营养师就可以根据数据为客户定制菜单,确保一周内不重样。”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网络时代,用户为王。可是大浪淘沙之下,谁会成为用户最终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记者了解到,在生鲜领域,价格、安全、速度、新鲜度,是用户的四大痛点。

  “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的生鲜配送企业都没有解决好夏季物流配送的综合性问题。”姜方俊说,相对于普通商品来说,有机生鲜食品要保证“生”和“鲜”,对配送来说就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包括配送时间、保鲜包装、冷链车辆等。

  其实壹号农场在早期规划中,就有构建有机生鲜物流系统的计划。“我们最核心的思路是解决有机生鲜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像送牛奶一样送菜’。”姜方俊自主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场系统”及基于农业企业的ERP软件系统,实现产品生产到销售的无缝对接与质量可追溯,所有时令蔬菜从采摘到签收不超过24小时。

  在最忌讳“不新鲜”的生鲜市场,物流上的快捷凸显了壹号农场的优势,也使他们在虎口夺食的生存战中多了份底气。

  经过几年实践,壹号农场探索的“互联网+新农业+扁平化供应链+快物流”新型农业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据统计,该农场第一年实现销售额30多万元,第二年450万元,第三年1500多万元。“今年将达到3000万元。”姜方俊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