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5万多村民实现“网店”就业
日前,徐州沛县大农合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合作社在该县市场监管局注册登记窗口领取了营业执照,江苏第一家采取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此诞生。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江苏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试点省份,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3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0个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
苏州的消泾村坐落在阳澄湖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拥有渔业生产面积9630亩,一年产出大闸蟹626吨,是省级现代渔业示范村。2008年,消泾村的几个年轻人开始在网上卖大闸蟹,成功地挖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当地政府提供渔业基地配套建设,打造电商孵化基地,工商部门主动培育壮大网商队伍,积极发挥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示范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年轻人加入到电商大军,使得消泾村的蟹农收入又上了一个台阶。“以前靠贩子收螃蟹,价格全由对方定,现在螃蟹还没出水就在网上被预定了,价格也是预先谈好的。以后在网上说不定能做到以销定产,那样我们的风险就小多了。”一蟹农笑着说。
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进一步激发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底,全省农村网民规模接近1000万人,当年支付宝全国网购支付百强县统计中,江苏有26县入围,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凸显了我省农村地区强大的网络支付和消费能力。
面对我省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和巨大的网民数量,如何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发展特色农村电商集群,成为各级工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经过深入调研,根据各地特点采取政策扶持、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举措,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大力推广互联网+产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村民从事网络经营,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大学生返乡创业,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商集群,促进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以“淘宝村”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为例,2010年,当地工商部门开始对村里的网店模式进行推广,在村民中开展了简易拼装家具网络销售的相关介绍和培训,并对侵权、注册、商标等网售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宣讲。2014年,东风村的3000多家网店实现网络销售额近20亿元,形成了具有家具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特色集群,产品远销香港、韩国、日本等地,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已超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像东风村这样的“淘宝村”在我省已有24个。宿迁颜集镇堰下村、无锡阳山村、南通川姜镇三合口村、连云港牛山镇西蔡村……来自省工商部门的调研数据表明,这些“淘宝村”中,村民进行网购的比例达60%以上,从事农村电商的人均收入已达2万多元,带动5万多村民在“网店”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