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种”出上市公司

来源: 时间:2014-08-07 点击数:

    8月1日,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成为江苏省首家以花卉种植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胡晴,这位依靠种植鲜切花发家致富的农民,从几年前的“负翁”到现在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致富传奇的背后有着非凡故事。

  高中刚一毕业,胡晴便只身一人背上行囊踏上了南去打工的列车,进厂子、做销售、包工程……

  2006年,在外闯荡多年的胡晴回到家乡新沂市草桥镇,第二年就开办了一家小型家具厂,做起木材家具生意。然而,独自创业,远比她预先设想的艰难,家具厂一直经营惨淡,没做几年便经营不下去了。

  痛定思痛之后,胡晴看中了鲜切花种植,“我出生在农村,自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打算转变创业项目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农业。上次创业的经历说明跟在别人后面做,肯定没优势。多方考察之后,感觉还是种植鲜切花更具竞争力。”

  从起初的打算到最终的项目实施,胡晴只用了半个多月。她从周边农户手中以800元/亩的价格集中流转了10亩土地,建起16个工棚,并从广东以0.25元/棵的价格引进秀白和秀黄两个品种3万株,带着家人做起了菊花栽培。

  凭借小时候在家栽花种菜的技术,胡晴精心照料着这一棵棵小苗,每天除草、浇水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看着菊花苗一天天的成长,胡晴的心里满是欢喜。

  可就在菊花即将绽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胡晴精心照料的菊花,只有零星的几朵花能够完全展开,颜色和形状也没有预期的好,大部分都在从花蕾到花朵的过程中就蔫了,联系收购的客商看完之后没人愿意出价。

  花期过了大半,可菊花却没能卖出去一枝,眼睁睁看着花儿烂在棚里,没有解决的办法。胡晴找到了花卉专家周林博士帮她分析原因。

  “周林博士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开始种植的时候没有进行土地改良,同时引进的菊花品种也比较落后,管理又不科学。”

  虽然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可已经种下的菊花怎么办,毕竟那是十多年打拼的全部财富,几近绝望的胡晴夜夜失眠,最终咬着牙将棚里的菊花全部铲掉。

  这次失败,不仅赔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当胡晴说出引进新种苗重启项目的想法时,立即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为打消家人的疑虑,胡晴再次请来了周林博士。

  “我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带他们看了种植成功的花卉大棚,有直观的感受,同时答应他们免费指导。”周林博士说。

  周林的努力打消了胡晴家人的疑虑,可重启需要的资金怎么解决?“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可还是有缺口。”胡晴说,最终还是镇里的农经中心帮了大忙,在他们的协调下,我通过一权一房抵押贷款筹到了关键的一笔资金,项目才顺利启动。

  这次栽培的新品种幽香神鸟,当年便喜获丰收,不仅还清了欠下的外债,还盈利20多万元。

  新项目试种成功后,有心的胡晴并没有单一的扩大种植规模,而是在规模扩充的同时,又引进新品种扶郎花,在改良土壤的同时,结转幽香神鸟的败花期,实现花期的无缝衔接。

  后来,依托国家农业项目综合开发的扶持,胡晴的恒丰鲜切花基地逐步发展壮大,并成立了江苏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基地占地600多亩,建有22栋日光大棚、3栋连体棚、10栋钢架大棚,年产鲜切花200万枝,在苏北鲜切花市场一枝独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