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大做强,引领农业生产渐入佳境

来源: 时间:2014-04-03 点击数:

  海安人多地少,人均不足一亩地。为提高耕地产出,实现农民增收,海安县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种田大户、农技人员参与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发展规模农业。同时,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品牌化运作带动规模农业持续扩展,促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海安县城东镇壮志村45岁种粮大户顾昌银“全托管”了500多亩地,除此,他还利用规模生产和掌握技术的优势,对周边农户提供订制服务——育秧、插秧服务,今年的预订农户多达数百户,总面积达到千亩左右。

  位于白甸镇的南通龙顺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坐落于海安高新区的南通百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采用稻鸭共作模式,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出了“龙顺”牌和“黄金”牌有机大米,并通过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有机大米认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两家公司的土地流转面积超过千亩,亩均效益是普通田块数倍以上。

  为了让有限的耕地创造最大效益,海安出台政策,鼓励品牌大米企业在里下河区域流转连片农田,按国家有机生产技术标准,运用稻鸭共作、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防治等技术,种植优质稻米,并视规模、档次给予奖励。海安鼓励工厂化育苗,对通过认定的工厂化育苗中心、种苗中心,一次性奖励10万元,以此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粮食高产高效。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全托管、全程专业化服务和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补贴。

  一系列扶大做强的优惠政策,给规模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今年,海安县万顷良田工程面向社会招募粮食生产运作主体,报名者异常踊跃,有近20人参与竞争,最后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综合考量,8人脱颖而出,取得全托管经营主体资格。

  海安县农委副主任仲政凯告诉我们,全县县级“全托管”经营主体去年已有40家、服务面积2万多亩,有2个专业合作组织承担万亩从种到收的全程专业化服务。今年海安每个区镇都培育2个以上“全托管”服务经营主体,全县将培植一批500亩以上“全托管”经营主体。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商业思维经营农业。”海安县委副书记顾国标表示,今后在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将集中资源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培育壮大原料生产基地,建好“第一车间”,开展标准化生产,打造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陈昌军 陆锦林 丁亚鹏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