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江苏灌云县龙苴镇石门村:创新村级发展模式,推进高质量融合发展
“通过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让石门村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实现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幸福指数等方面全面大提升。”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石门村党总支书记王必进介绍说。石门村党总支以“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以产富农、以产兴村”的方向定位,坚持干事担事、精心谋划布局,积极带领干群共同探索创新出一条村级发展新模式,推进产业建设与乡村治理高质量融合发展。
石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域内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达,距县城仅6公里。走进石门村,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绿化、整齐划一的民居,一幅幅清新整洁的美好画面,处处呈现出一个民富产业强的美丽村庄。目前,石门村建成以芦蒿、西红柿、黄瓜等种植物为主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700亩,发展日光温室大棚956栋,实施农业占比达85%,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其中集体经营性收入达4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生态村、省美丽乡村、省和谐社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去年,石门村发展模式顺利入选江苏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坚持党建领航,创品牌促发展
积极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集结园”特色党建品牌。结合石门村党建实际和村产业发展特点,以省劳模、现任石门村党总支书记王必进为领队,整合组建一支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种养大户、带富能人等高素质团队。采用“三定两促”工作法(定人员、定责任、定方案,促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采取组结对竞赛的方式,充分发挥出劳模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劳模团队还承担起乡村产业转型发展,技术传帮带,培养业务精湛、业绩突出的实用型农村人才等方面的任务,全力推进村集体向好向快发展。
坚持文明创建,颂美德树新风
在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力求实效,坚持“软硬”两手抓,净化村风民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以良好家风引领农村社会风尚。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坚持正面引导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常态长效整治不良习俗,重点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大舞台、规划篮球场、设文体活动室等,让村民们幸福指数节节高升,文明和谐氛围蔚然成风。
打造宜居生态,乡村美环境优
按照打造“生态型、宜居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目标定位,依托山水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创建。通过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大村容、村貌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2300米村主干道提档升级工程和沿路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重点推进房屋风貌整治,年内计划完成120户房屋风貌整治。全力实现村域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街道亮化目标。
多元化强产业,提质量促增收
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升级,通过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改造老园区、更换新品种等方式来发展设施高效农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同时结合乡村旅游,重点做好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石门生态园建设,打造田园民宿特色农家乐。通过几年努力,石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村集体收入比五年前翻了两番;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力提升,石门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下一步,石门村党总支将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整合各项目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实的步伐,带领石门村干群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打出全市乡村振兴“石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