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盱眙 美丽画卷
在拥有"淮河、群山、森林、历史文化名城"四张名片的盱眙县,作为城关镇的盱城镇尤为知名。当你走进盱城镇,会让人感到舒适和惬意:绿树掩映的水泥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宽阔笔直的道路。山在城中立、水在城边绕、山水城相依的盱城镇,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家园。
盱城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2008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卫生镇的收获中,在2009年成功创建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的超越中,在2010年成功参展上海世博会的荣耀中,盱城镇又擂响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鼓点。
为创造更加和谐优美的人居、投资和创业环境,盱城镇全面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完善城镇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增强中心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2005年至今,该镇已投入4600万元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又投入380余万元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集镇的交通状况。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累计建成通村公路80多公里。从2007年起逐年下达改厕指标,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高标准建设月季园小区、果园小区和桃花园小区等居民小区,投入680多万元完善公共设施、绿化和亮化等配套工程,有效地提高了人居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新建农村垃圾池122个,主干道两侧及小区新增果壳箱560多只。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大自来水普及力度,强化水源周边环境监管,目前全镇自来水入户率已达100%,饮用水合格率100%。
盱城镇本着"见空植绿、见缝插绿、土不露天、不留死角"的原则,实施"荒山披绿、河湖映绿、道路拓绿、庄台增绿、开门见绿"系列工程,做到能栽则栽、应栽尽栽,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点、线、面相结合,乔灌木和花草合理搭配的绿化体系。投入2000余万元在工业集中区、第一山公园、府前广场等地建成绿地140多万平方米;投入800余万元,按照"一区一品一特"的要求对清凉园小区、果园小区、新民巷小区等16个居民小区进行绿化;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双井路、穆山路、一山路等12条道路进行绿化,在主要道路两侧安装路灯,在绿化广场安装地灯,在人行道两侧安装景观灯。全镇路灯总量现已超千盏,实现了道路硬化、两侧绿化、晚间亮化的工作指标。截至目前,该镇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实事工程。近年来,盱城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多措并举,全面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真正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实际行动落到实处。盱城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绿"起来,必须"活"起来,要激发起全民投身参与生态林业建设的热情。根据地处丘陵地区、种田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银行",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目前,全镇已植树面积达19854亩,森林覆盖率达45.1%,位居淮安市前列。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盱眙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