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金华村:科学发展走上致富路 美丽乡村助推现代化
近年来,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始终坚持以"村强、民富、百姓乐"为目标,加快优化村庄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全村保持了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打造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生态村、省文明村标兵、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省村庄建设整治示范村以及苏州市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一、抓强村富民,谋发展之道
发挥优势,艰苦创业,用足用好各级涉农政策,把"美丽"做成发展增量,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生态农业增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挖掘现代农业生产、生态、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引进创办了占地200亩的特色果品基地和180亩的金华农庄,专门培育、生产优质水蜜桃、黄桃,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养身怡情的沿吴淞江休闲度假村。二是多措并举促发展。形成了"四个二"的经济建设成果,即打工楼12幢、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店面房2万平方米,以及简易厂房近2万平方米。在未来三年紧紧锁定"三个一"的发展目标,即经营性资产达到1个亿,村级可支配收入再增加1千万,村民人均福利增加到1500元。
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金华村更加注重民富,积极拓展富民渠道,探寻村民的持续增收之路。主要以合作社形式让村民分享发展红利。一是做大金华富民合作社,入股户数409户,2012年分得红利134万元,累计红利1065万元;二是做强金华社区股份合作社,村里每年拿出村级经济收入30%左右的资金反哺百姓,并且做到年年有增幅。2012年人均福利1000元(全年福利支出400万)。三是做好老金华腊肉富民合作社,传承传统老金华腊肉工艺,入股户数318户,全村每年销售腊肉3.5万腿(方),净收入达180多万元,户均增收近6000元。
二、抓民生实事,走幸福之路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幸福,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金华村如今已走上了村民活动有场所、生活有欢乐、内心有温暖的幸福之路。一是环境利民。以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的"六整治、六提升"为标准,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深耕细作",形成了绿化成荫、鸟语花香、水清岸绿的田园风光。拆除违章建筑16800平方米,建设生态河道6500多米、沥青道路11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3000平方米、路灯120盏、污水处理站2座等,实行退耕造林,全村绿化率达80%以上,新农村建设8年来,没有一户村民搭建一个平方的违章建筑(保留村居住本地人口1530人,外来人口1650人),营造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绿色生态、自然优美的生活环境。二是文化惠民。目前,全村已建成一个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三个公园(金华园、休闲健身公园、昆山第一家村级儿童乐园)以及四片灯光场地(篮球场、门球场、露天舞场、百姓戏台)。全村文明宣传标语185处,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农家书屋与市图书馆联网,全村8000多册图书资源实现统借统还。三是设施便民。大力实施道路通达、公交进村、数字电视应用、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村级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村民服务站建设等工程,新老村民生产生活、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基本需求,均可在30分钟"服务圈"内解决。今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视察金华村,对我们这"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淳朴民风,富裕和谐"的江南新农村赞不绝口。
三、抓队伍培育,奏和谐之乐
金华村借鉴炎武社区"五个没有",依托相对充裕的财力,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环境长效管理,不断完善为民服务队伍建设,具体做到了"五个有"和"五个没有"。 "五个有"就是:有一支帮扶解困的慈善队伍。2011年建立了全市首家村级慈善工作站。目前已经举办了三届募捐活动,三年来累计收到捐款额50多万,参加捐款人数达1100多人次,累计帮助困难家庭90户,捐赠出35万元。有一支服务群众的营销队伍。村干部带头挂钩联系农户帮助营销。目前,全村经纪人队伍达100多人,每年帮助农户销售腊肉24000腿(方)以上。有一支服务新村民的管理队伍。金华村创新社会管理,成立全市第一家新村民服务站,做到有班子、有牌子、有台子、有机制,建立了"救援、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窗口和平台。有一支土生土长的宣讲队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使农民向具备现代文明素质的新市民转变。今年已组织开讲4堂课,下半年还有3堂课。有一支长期活跃的文体队伍。组建了男女门球队、文艺宣传队、舞蹈队、腰鼓队等文化队伍,村里每年进行贴补,确保月月有活动。目前,文艺宣传队每年在村演出不少于15场,外出表演超过30场。"五个没有"就是:没有一个平方的违章搭建,没有一条黑色广告,没有一条黑臭河浜,没有一处白色垃圾暴露点及乱堆乱放,没有一例损坏绿化现象。
按照昆山打造"三大名城"的工作要求,金华村将秉持"改革、开放、创新、责任、担当"的理念,把实力做强、富民做实、环境做美,力争"美丽乡村"建设走在苏州前列,全力打造具有"形态美、内在美、特色美"的新金华。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