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蓝莓产业带动农户致富
一株蓝莓,有多大的经济价值?走进位于灌云陡沟、龙苴两个乡镇交会处的万亩蓝莓科技生态园,江苏伊云贝尔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前告诉你:一亩种植300余株蓝莓的土地,在盛果期能达到3万多元年收入。当地316户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租给农业龙头企业,每年每亩地能领取到850元"工资",比自己种地收入翻了两番还多。今后,农民土地入股的同时,学技术种植蓝莓,每亩地能收入2、3万元。
每年6月到7月,是蓝莓的成熟季。在灌云这片万亩蓝莓科技生态园内,3500亩土地已经种植上蓝莓,一株株蓝莓在风中摇曳,生机盎然。"蓝莓从种植第5年进入盛果期,再过2年这片土地就能实现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李华前介绍。
蓝莓果实富含花青素,被誉为果蔬中的"第一号抗氧化剂",有保护肝脏、增进视力等多种功效。学医出身的企业家李华前,看好了蓝莓的产业前景,也看好了家乡的土地。"家乡土壤产出比非常低,我想在家乡土地上做文章,带动家乡人致富。"李华前说,蓝莓种植条件和技术不高,适宜农民种植。李华前和这些农户签了合约,期限30年。
在万亩蓝莓科技生态园里,"灌云县蓝超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金色招牌很是醒目。"目前已经有316户农民加入合作社,下一步准备建立蓝莓专业合作社,组建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规范土地资产,带动周边农民的自留地,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随着蓝莓产业的做大、做强,蓝莓的土地产出效益也将不断增加,吸引更多的农民通过自留地实现致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为农民搭建起致富平台,还做出了农产品特色品牌,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李华前给笔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春秋天,蓝莓基地上空白鹭飞翔,喜鹊在枝桠间嬉闹,田间地头野鸡成行。绿色环保的蓝莓产业,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