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菜单式"扶贫惠及农村低收入家庭

来源: 时间:2013-08-08 点击数:

    今年以来,东海县扶贫办不断探索农民低收入劳动力扶贫培训新路子,根据低收入农户所想、所思、所盼,实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菜单式"培训,把技能培训搬到产业园区,田间地头、大棚果园等生产一线,把专业技术知识学习与基地生产实践融合起来,大力培养专业型、实用型新型农民。截至目前,已有800多名农村低收入农民和范井友一样接受了免费培训,掌握致富技能后脱贫致富。
    东海县扶贫办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坚持"三个结合",精心编制培训"菜单"。
    一是坚持技能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为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每个有培训需求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都能接受免费培训。依据花卉、蔬菜、食用菌等现代农业产业特点,采取"一村一品""看菜下饭"式培训,从偏重数量向重素质转变,立足全面促进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创业。今年6月,扶贫办与双店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手在北沟花卉基地举行4期花卉园艺师实用技术培训,已有190人成为花卉科技示范推广带头人。
    二是坚持与结对帮扶工作紧密结合。开展干部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全覆盖的帮扶工作,每个干部都有帮扶任务,每个低收入农户都有人帮扶。每个接受扶贫培训的低收入劳动力,必须在该户的帮扶联系卡上认真填写,并标明培训效果。
    三是坚持校企结合。依据在外务工人员多的情况,对在周边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省市,依据就业工种、劳动力分布、年龄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培训工种、培训人数、办班地点,再开班教学,确保做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
    今年5月,县扶贫办通过与连云港海陵技校合作,对我县在上海市的务工人员分布、工种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择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拆车有限公司举办气保焊专业培训班,利用工余时间开展培训,共计参培务工人员50余名。
    为使上海市各区务工的东海县籍农民工都能接受培训,县扶贫办又及时和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进行多次沟通,深入到工厂、公司,对在上海市务工的东海县籍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进行摸底排查,宣传培训模式,确立培训点。
    同时,海陵技校还调用100多台电焊教学设备,派遣6名技术教学骨干进厂、进公司任教。自"校企挂钩"式培训班开设到公司后,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积极性非常高。一个月来,上海市闵行区培训点已有来自周边包括杨浦等4个区的110名农民工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