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放心菜,检测室建到田间地头

来源: 时间:2013-08-15 点击数: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菜篮子,其质量安全如何"把关"?日前,江宁区建立了区--街--田头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检测,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民每天食用的蔬菜,都要经过三次"体检",只有全部合格后,才能进入农贸市场。
    在区内某蔬菜种植基地,笔者看到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检测室里摆放着十余种设备。"蔬菜样本需要先称重,一般是取2克左右,加入缓冲液。"检测员说着把新采摘的茄子样本放入振荡器中,"然后还要与缓冲液进行比对,加入酶,再放到高通量农药残留检测仪中。"她告诉笔者,整个过程需要10多分钟,之后,农药残留检测仪会根据检测标准显示出农药残留的抑制率。"如果农药抑制率在50%以下就为合格,可以采摘。"对于检测的蔬菜样本,他们还建立了台账,实施可追溯机制,保障各类蔬菜的安全。据了解,目前我区共建立了20个蔬菜基地田头检测室,并配备了检测仪器、配套设施和检测人员,对基地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除了在基地里进行检测外,各街道也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及场所,对辖区内的蔬菜基地和农贸市场蔬菜进行快速抽检,并通过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上平台直接上传检测数据,实现了监管关口的下沉和前移。此外,我区还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检测中心按照制定的例行监测计划,对全区所有规模蔬菜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质量安全例行抽检,运用气相色谱仪及液相色谱仪等对蔬菜产品中甲胺磷、氧乐果等31种禁限用高毒高残农药进行定量检测,让市民吃上"放心蔬菜"。今年上半年,区农检中心共抽检蔬菜样品近500个,各街道监管站和基地田头检测室累计检测蔬菜样品3万多个,合格率在98%以上,对不合格的蔬菜采取延期上市、销毁、处罚等措施,坚决杜绝流向市场,切实把好蔬菜上市前的田头关。
    有时常规检测并不能 "一劳永逸",据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遇到一些特殊的蔬菜,检测中心往往先看食品产地,如果产品来源有问题,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工商部门进行深入检查。排除了产地危机的食品,在特殊时间内也会受到特别"待遇"。"不是问题产地的,我们也会严格抽检。如果现有的设备无法检测出来,我们还会送到相关部门去检测。"他说,市民也可以采取一些清除农残的措施。"比如储藏法,土豆、大白菜、瓜果等蔬菜,买回去多放一段时间,氧气和蔬菜中的酶等活性物质与残留农药进行反应,能使农药氧化降解。"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江宁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